概念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脾胃积热流涎:患儿终日涎水流淌,质粘稠,进食时则更多,颐间红赤或口舌生疮,口臭唇红,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或臭秽,口渴多饮,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脾胃虚寒流涎:口水清彻,色白不稠,时多时少,断断续续,面黄神倦,形体消瘦,四肢欠温,食欲不振,小便清长,大便不实,唇舌色淡,苔白,脉沉弱无力或迟,指纹淡红,或隐而不显。
鉴别分析
脾胃积热流涎与脾胃虚寒流涎:二证虽均为流涎,但一为积热,一为虚寒,是辨证之关键。脾胃炽热,热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廉泉开则不能制约其津液,故流涎不止。内热炽盛,消烁津液,流出之涎粘稠,口渴思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或臭秽,热灼肉腐则口舌生疮。治宜清胃热以泻脾之法,方用清热泻脾散。睥胃虚寒流涎系由中阳不振,健运失常,统摄无权,不能收摄津液,则流涎不止,涎水清彻,色白不稠,面色苍白,四肢欠温,食欲不振,小便清长,大便不实等均为中焦虚寒之象。治以温中补脾之法,方用温脾散,或六君子汤加木香。
梦中发怒案
患儿邢某,男,8岁,2011-07-12日初诊,咳吐清水痰涎,口渴多饮,梦中发怒,舌淡紫多津,脉滑。先予治带方:生山药30,生龙骨18,生牡蛎18,乌贼骨12,茜草9,白芍6,鹿角霜9,生白术9,干姜...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650

0
关于儿科的治病干货24条
整理了一下2017—2018年初我在微博发的关于小儿病的治疗经验。有自己的经验,也有别人的经验,我们一起来再学习一下吧。1、小儿容易食积。特别是感冒过程中,感冒好了以后。小儿光晚上高热,白天不发烧是食...

刘茜檬
原创投稿
畅读VIP

643

0
儿科疑难杂病临证经验
笔者通过重温经典、临证跟师、结合临床实践,深知临证详察四诊,于细微之处寻其本的重要性,尤其对儿科疑难杂病论治更是如此,现将三十多年来治疗儿科疑难杂病医案数则搜集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失音 成某,女...


求道
畅读VIP

517

0
【三皮讲穴】人体气血的仓库——地仓穴
定位 在瞳孔直下,沿着嘴角划一条平行线,瞳孔直下的垂直线的交界点,就是地仓。三皮解穴 地就是土,我们的脾土,脾胃属土,这是足阳明胃经,我们说脾开窍于口。特...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77

0
承浆穴的临床应用
【取法】在颏唇沟正中凹陷处取穴。【主治】⑴口腔溃疡 ⑵颈项强痛【机理】承浆穴近于口,该穴又有镇静镇痛作用。承浆为任脉经穴,任脉为阴脉之海。颈项痛为病在阳,针刺该穴为病在阳取之阴之意,故可治疗口及临近部...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721

0
甘草泻心汤治滞颐(流涎不止)
梁惠光医案:刘某某,女,5岁。患儿一年多来,口角常流涎不止,渍于颐颏颈前等处均赤烂如斑,口腔检查未发现病变,惟舌红无苔。此为脾寒胃热。盖脾主运化水液,开窍于口,脾寒则涎液不摄,胃热则渍蚀赤烂。治用甘草...


白术
签约讲师

713

0
小儿贴敷疗法整理
一、小儿咳嗽1、小儿速效止咳贴盐酸异丙嗪1片,复方甘草片2片,654-2片1片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少许调成膏状,贴于天突穴,贴12小时取下。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咳嗽咳痰2、小儿咳嗽a...

刘茜檬
原创投稿

1146

0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流涎症
作者/张春生 苗林艳 郑海霞小儿流涎临床多见,无论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流口水常常打湿衣襟,容易引起小儿感冒和其他并发症,有的不经治疗常常数年不愈。笔者采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小儿流涎,疗效较好,现报道...


白术
签约讲师

637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