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莘农医案:偏头痛
王XX,女性,66岁,家庭妇女,1986年3月4日初诊。
左侧偏头痛两月余,近日加重。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头巅顶部有麻木感,同时伴有左侧牙痛。曾在当地医院针灸及、服中药治疗,效果不显。胁肋胀痛,善太息。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多虑。饮食、睡眠、二便尚可。患者形体瘦弱,舌质红有裂纹,苔薄白,左脉弦,右脉细,双尺弱。辨证为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处方:百会、太阳、风池、合谷、太溪、外关、太冲、三阴交。左测取头维、下关、颊车、率谷。
治疗经过:用泻法。针2次后患者牙痛止,头痛亦明显减轻,遂改用平补平泻手法,续治8次,诸症皆失。
【按】患者系66岁女性,“年四十而阴气自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体质多偏阴分不足,舌质红有裂亦为阴虚之征,加之平素急躁多虑;肝郁不疏,部之生热亦会耗伤阴血,并寒虚火上炎而引起偏头痛、牙痛。可见阴虚肝部为其病机之主要症结,故以百会、太溪益肾滋阴,调补肾气以图扶其不足;太冲疏肝理气;太阳、风池、合谷清热,通经、活络,佐以内关镇安神志。头维、下关、颊车、率谷皆为偏头痛、牙痛对症之穴。三阴交有健脾益胃之功,取之意在肝旺先实脾。此即《金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举。体现了治本病思想在临床治疗的具体应用。由于配伍得当,故收效较快。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