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治病用药就是取药之偏性纠正病之偏性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632

时间:2020-09-16

凡是驱逐邪气的药,都能伤正气;凡是能补虚的药,都能留敛邪气;能祛邪出某经的药,都能引邪气入某经。所以麻黄桂枝能发汗解表,也能耗伤阳气;茯苓泽泻能利水,也能耗损津液。正因如此,我们知道每味药都有偏性。也只有偏性,所以才能治疗有偏的病。如果天地造物,出来的药物,全部都是平和之性,又怎么能去治病呢?而使用药物也正是在于如何驾驭药物,能否驾驭,全在于医生认证准确。比如要驱逐邪气,就要辨别正气虚不虚,邪气去除正气自会恢复;要补虚的,要知道分辨好邪气是否还去尽没去尽,等正气充沛邪气也就不能侵犯了。斟酌正邪的轻重,分别治疗上的先后次序,关键在““随症用药”四个字上,有效治疗的方法也都在这上面了。何必要亲近人参黄芪这类补药,而仇视芒硝大黄这类攻药!


出自《研经言》


药论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能提邪出某经者,皆能引邪入于某经。故麻、桂发表,亦能亡阳;苓、泻利水,亦能烁津。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惟性各有偏,故能去一偏之病。若造物生药,概予以和平之性,何以去病乎?夫亦在驭之而已,驭之能否,全在医者识症有定见。俾逐邪者,辨其正之虚不虚,而邪去正自复;补虚者,知其邪之尽不尽,而正胜邪难干。斟酌轻重之间,分别后先之次,神明于“随症用药”四字,方法之能事毕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关联词条:

  • # 中药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