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以案说法论白疕(银屑病)

凤翅

签约讲师

浏览:643

时间:2020-09-12

银屑病是以红斑为主,伴有闪光银白色脱屑的慢性皮肤病。因抓去脱屑,有点状出血,如匕首所刺,故名“白疕”,因形状如癣,脱屑有如松皮,故又名“松皮癣”,皆由外形而命名。《医宗金鉴》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因由风邪客肌肤,也由血燥难营外”。今举一案以论之。


宋姓男,三十七岁,零八年五月案。患银屑病数年,辗转治疗,效不如意。见除面部外,全身泛发,皮损大如五角钱币,小则如针眼大小,大者表面白色,底部潮红,轻刮之即露出淡红色之薄膜,再刮之即有露珠样出血;小者如新出之疹。两小腿因抓挠方便,已有肥厚、苔癣样变,状如“牛皮癣”。此所谓常见之“寻常型银屑病”。顾伯华先生所撰《实用中医外科学》对此病论述甚为良善,但临证总觉漫无边际,无所适从。其所论之证型若无几十例乃至上百例之积累,殊觉无凭。其分型如:风寒,风热血热、湿热蕰积、血虚风燥、血瘀、肝肾不足、火毒炽盛,分型甚众,可作临证之“教科”。


中医治病向来有异病同治之法,此病之基底部出血乃是热甚血燥,热毒郁于肌表血分,与温热发斑同理,故可取温热斑疹之治法而统治之。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堪治,或易柴芩总伐肝。此方出《备急千金要方》为疗热病清营凉血之要方,药仅四味,而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和营泄热之法备;清热之中兼以养阴,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之偏,凉血之中兼以散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若阻断该病之基底部出血,就截断了其发生发展之重要环节,其余之起屑、脱皮、瘙痒不药自愈。更无所谓“红皮病型”、“脓疱型”之变。


宋案所出方为:水牛角50克、生地30克、赤芍15克、丹皮10克、紫草10克、当归10克、蝉蜕10克、麻仁15克、地肤子30克、土茯苓15克、白癣皮10克、甘草10克


犀角地黄汤为主外,所用之药皆为辅助,大法就是,清热解毒凉血兼以祛风润燥。


外治法也不可少,用青黛五倍子共研极细末,调膏外擦。


我用此法治愈已有五例,病情轻重不等,远期疗效尚在观察之中。一己之得,无以慨全,阅者慎之。

关联词条:

  • # 白疕
  • # 银屑病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樊正阳,已授权四君发表使用,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四君期盼您的投稿,共建专业中医数据库。投稿文章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邮件标题为文章名+作者+联系方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