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奕周治疗前列腺炎经验方固肾益气汤
【处方组成】
桑螵鞘15克、熟地15克、旱莲草1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枸杞子12克、女贞子12克、菟丝子12克、当归6克、王不留行10克、锁阳10克、益智仁1O克、土茯苓24克,水煎服。
【功能主治】
功能固肾益气,健脾通利。主治各型慢性前列腺炎。
【临床疗效】
治疗13例,全部有效。自觉症状如尿路刺激症状、阳萎、早泄等及体征如滴白等消失,尿常规检查及前列服液镜检连续3次正常为治愈。如停药后有腰背酸楚,前列腺液镜检有少许白细胞,再服本方痊愈,为有效。
【病案举例】庄xx,男性,32岁,干部,1982年11月3日初诊。尿频、尿痛反复发作已4年多,日下腰低酸痛,小便末尾见尿道口有灰白色液体溢出,头昏眼花,失眠、颜面灰暗,神疲,脉细沉,苔白舌质淡,小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少许,上皮细胞卅;前列腺检查;轻度肿大,表面略不平,局限性压痛。前列腺液检查:浅黄色,有粘丝,有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几年来,服用西药抗菌素及中药寒凉方剂(八正散、知母、黄柏、白花蛇舌草等),症状反复发作,此因淋证日久,过服寒凉之药,致使脾肾亏虑,清浊不分,证属劳淋,治宜固肾益气,少佐通利之品:桑螵蛸15克,菟丝子12克,党参15克,土茯苓24克,当归5克,女贞12克,王不留行10克,狗脊15克,锁阳10克,益智仁10克,藕片24克,黄芪15克。药进六剂,再诊,小便涩痛,淋沥频数已差,腰酸、尿道口仍有少量白浊溢出,仍守前方加萆薢15克以助分清别浊,药进三剂后诸恙悉除,小便常规连续三次已正常,仍用本方再服九剂,继服六味地黄丸以巩固疗效,随访二年,未见复发。
【体会】慢性前列腺炎在男性青壮年中发病率很高,多年来国内外对此病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一直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虽然近代抗菌素药品不断发展,但由于前列腺上皮的屏障,使药物难以进入前列腺内起直接的治疗作用。若是应用大量而又昂贵的抗菌素,疾状虽能得到改普,但其副作用实令人难以忍受,况且一旦停药,前列腺内残存的耐药性细菌又会繁殖,引起疾病再发。祖国医学固肾益气法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非药物对致病菌起直接抑制作用,而是通过调理机体阴阳平衡,使气血流畅,提高机体抗邪功能。由于此病有反复发作之特点,病久多属虚证,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辨得脾肾亏虚,命门不固,此为本病之根本,而应用固肾益气之法以治之,莫不取效而安若外邪未去,则本法不宜应用,以避“闭门留寇”之弊。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摘自《福建中医药》1985年第6期第33页。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