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尿频病案

四君人参

浏览:487

时间:2020-08-31

刘 女 19,尿频半月


病人半月前出现尿频症状,严重时每半小时小便一次,量多,无尿路刺激征,夜间睡眠时不发作,白天明显,尤其上午,影响正常上课,在医院做了各项检查,未果,求中药治疗,病人面色淡黄,饮食量少,咽干,自觉腹部有下坠感,常感乏力,肢冷,每次饮水后立即有尿意,小便清长,大便略干,平素并不喜饮水,舌淡胖有齿痕,脉虚尺沉。


诊断:尿频 脾肾两虚


方药:黄芪60、白术25、茯苓10、甘草20、升麻10、桑螵蛸20、何首乌20、淫羊藿30、乌贼骨30、鸡内金30、五味子20


服药5剂后,尿频减轻,严重时2小时一解,余症亦减,继服5剂后,症状全部消失,嘱其服补中益气丸和金贵肾气丸10日善后。


病人乏力,食少,腹部有下坠感,此为中气不足,并且下陷,脾主升,主运化水湿,脾虚升运无力,津液不能上承,反而水津下趋,故上见咽干,下见尿频,于是取黄芪白术茯苓甘草补脾助运,升麻助脾升提,使津液上行,从而固守水津;病人脉尺沉弱,有肢冷,此为肾阳不足,肾主水,主封藏,又开窍于二阴,肾阳不足则蒸化水湿失职,又封藏无力,亦见尿频,于是取桑螵蛸何首乌淫羊藿温补肾阳,其中何首乌补肾精以化肾气,使阳出有根,桑螵蛸,乌贼骨,鸡内金五味子助肾封藏,固下元,配小量茯苓以利水起反佐之用,以增强疗效。


初诊时,考虑尿频为病,脾虚肾虚都为病因,但不知先后,是阳虚体质引起的脾虚为病,还是学习过累思伤脾然后脾病及肾,还有孰主孰次,甚为模糊,但想到脾之健运有赖于肾阳的温煦,肾气的充沛又赖脾胃的补养,健脾益气和温补肾阳同用,不仅各履其责,还能相互照应,孰主孰次,孰先孰后又何妨,反正都要治,只好见证下药,自拟一方,最终侥幸治愈了病人。这个病案是很久以前的,如今想想,应该是阳虚体质,加上思伤脾而引起的脾肾两虚。

关联词条:

  • # 尿频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汪庆安,来源华夏中医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共建专业中医数据库。投稿文章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邮件标题为文章名+作者+联系方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