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药物组成

天竺黄210g,胆南星210g,生石膏210g,僵蚕210g,桔梗60g,薄荷60g,浙贝母60g,桑叶60g,黄芩60g,苦杏仁60g,朱砂6g,连翘120g,金银花120g,生地120g,甘草30g,蝉蜕30g,钩藤30g,冰片1.8g,麝香1.8g。

性状

本品为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苦。

剂型规格

丸剂。每丸重1.5g。

功能主治

清热解表,化痰镇惊。用于小儿外感风热,痰热壅盛出现的发热头痛,咳喘痰多,烦躁不安,咽喉肿痛,甚则高热神昏、惊风抽搐

方解

本方由19味药组成。用于小儿外感风热,痰热壅盛出现的发热头痛,咳喘痰多,惊悸不安,咽喉肿痛,甚则高热惊风。方中薄荷桑叶蝉蜕疏散风热、解表发汗、凉肝止痉。金银花连翘既清热解毒,又疏散风热。黄芩、生石膏清泻气分高热而解毒。生地黄清热凉血。朱砂清热镇惊安神。麝香冰片,芳香走窜,开窍醒神,兼清郁热。钩藤、胆南星、天竺黄既清热化爽、息风镇惊,又兼透邪。浙贝母、苦杏仁桔梗宣肺气、化痰止咳平喘。甘草既润肺止咳,又调胃和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表、化痰镇惊、开窍醒神之功。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1丸,一 日2次,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贮藏

密封,干燥保存。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