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Mù Jǐn Pí
别名
槿皮(《救急方》),川槿皮(《养生经验合集》)。
释名
《本草纲目•卷三十六•木槿》云:“今疡医用皮治疮癣,多取川中来者,厚而色红,”故名川槿皮。
来源及植物形态
采制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治肠风泻血,痢疾,脱肛,白带,疥癣,痔疮。
1.木槿皮清热杀虫止痒,又兼解毒利湿,故为治疥癣湿痒之良药,外用即效。如 《本草纲目•卷三十六•木槿》转引《王仲勉经验方》单用本品为米醋调,重汤炖如胶外敷,治头面钱癣;转引《简便单方》以之浸汁,磨雄黄外擦,治癣疮;转引《扶寿精方》以之与大风子、半夏、轻粉同用,外涂治牛皮癣。
2.本品清热解毒,外用又可治痔疮肿痛及脱肛。《本草纲目•卷三十六•木槿》转引《直指方》单用本品煎汤,先熏后洗,治痔疮肿痛;转引《救急方》治大肠脱肛,以之煎汤熏洗后,再以白矾、五倍子研末外敷。
3.湿热下注致赤白带下、外阴瘙痒等症。本品既清热解毒,又利湿止痒,故可为治。且煎汤内服外洗皆可。如《本草纲目•卷三十六•木槿》转引《纂要奇方》单用本品酒煎内服治赤白带下。亦可与樗根皮、黄柏、苍术、芡实等清热除湿止带之品同用,以增强药力。若兼阴痒,亦可配苦参、白鲜皮、川椒、艾叶、明矾等解毒燥湿止痒药煎汤熏洗。
4.取本品清热利湿解毒之功,又可治湿热泻痢,可与白头翁、黄柏、黄连、马齿苋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10g。
外用:酒浸搽擦斌煎水熏洗。
各家论述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