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百合知母汤治午后低热(心肌缺血,胆囊炎)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900

时间:2022-01-02

王有章医案


张某,女,49岁,工人,1991年2月27日就诊。发热3年余,体温波动在37.5℃~38℃之间,夜半后汗出热退。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B型超声示:胆囊炎。形体消瘦,精神抑郁,急躁易怒,心烦失眠胸闷口苦食欲不振,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数。辨证为肝胆郁热,灼阴扰神。


柴胡百合各30g,黄芩知母各15g,人参半夏各10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6枚。日1剂,嘱其头煎上午10时许一次服,二煎加炒枣仁30g,远志15g,临睡前服。


连服6剂后发热轻,失眠除,但汗多乏力,又去枣仁、远志,减柴胡为20g,加黄芪30g,连服10剂。午后发热除,余症消失,复查心电图、B超均无异常。随访4年未复发。


(国医论坛1995;(6):22)

按语;(原按)肝主疏泄,与胆相表里。情志所伤,气失疏泄,气机郁遏不得发泄而化热。人与天地相应,人体气机的升降浮沉,随昼夜阴阳的消长转化而变化,午时一阴生,阴生气机沉降,肝胆气机郁遏加重而发热;子时一阳生,阳升气机升浮,肝胆气机得以疏泄而热退。小柴胡汤升清降浊、调和阴阳,擅开肝胆郁热;百合知母汤养阴安神,清热除烦。诸药相合,使气机凋畅,肝胆郁热自消,阴足火降,心神自安。发热前2小时服药,使之在午时发挥最佳效果,以适应阴阳气机之升降,有利于打破定时发热节律,故获佳效。

关联词条:

  • # 百合知母汤
  • # 胆囊炎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本案选自《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