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医宗金鉴学习笔记3——乌药顺气散

四君人参

浏览:652

时间:2020-08-28

乌药顺气实中络,喎斜顽麻风注疼,麻黄枳桔乌蚕共,白芷干姜陈草芎。


【注】实中络,谓风邪中络之人,形气实者也。喎斜,口眼歪斜也。顽麻,肌肤麻木也。风注疼,风气攻注骨节疼也。是方麻黄枳壳桔梗乌药僵蚕白芷陈皮干姜甘草川芎也。


这里把本方的使用要点概括为三个症状:口眼歪斜、肌肤麻木、骨节疼痛。口眼歪斜是因为风邪侵入头面的经络,风邪攻入骨节可引起疼痛,有疼痛说明正气的阵地还没有失守,正邪仍然在战斗。如果是肌肤麻木则说明正气已经基本撤退了,这一片肌肤失去了正气的充养,神明就和它的联系不密切了,所以感觉顽麻不仁。治疗当然是鼓动正气把失去的阵地收回来,而方名却叫顺气散,顺气是调内而不是调外的。这是病人平时体内之气就不顺畅,外邪来袭时想调兵力去抵挡都受羁绊,可见风寒得以入侵络脉,并不是由于正气不足造成的,因此把本证叫做实中络。方子并没有用补正的药物,而是以理气药和解表药组成。理气药先在体内把自己的部队理顺,解表药再把它们排到体表去散邪。


干姜这味药似乎和本证无关,其实干姜表明了我们是从中焦派兵的,如果是附子则表明邪气比较强大,需要从大本营下焦发兵,如果是党参人参,则说明正气需要补充粮草。既不用附子也不用参,表明不用过度准备,直接就可以开战。


理气药用了乌药陈皮,为兵力的输送打通道路,桔梗枳壳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药对,一般认为它们是一升一降,不管是不是真的一升一降,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配合在一起能够通利胸膈。乌药和和陈皮调理的是无形之气,桔梗枳壳则可以开破有形的痰积,《医宗必读》中把这两味药叫做枳桔汤,治疗“痞证胸满不痛”。白芷川芎配合能够疏气活血,善于祛头目之风,正好针对口眼歪斜。僵蚕用在这里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虫类药的通络作用,和它在牵正散中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二是僵蚕色白而硬,秉有金性能够散结,就像古代部队中有使锤的将官,遇到障碍直接击破。麻黄白芷川芎都是这个方子中比较迅捷的药物,但麻黄没有挥发性,靠味起作用,后者香气浓烈,是靠气来起作用。三者在一起可以说陆海空三军凑齐了,麻黄是轻骑兵,白芷香气窜鼻可以说是空军,川芎是经典的血中气药,同时具备了水军和空军的特点。全方配伍的比较巧妙,但也有缺点,就是过于刚燥,只能短期应用,否则应该加入滋润的药物。


朱丹溪医案:方延一,年三十九岁,患中风,一身俱麻,乌药顺气散加人参白术麦冬川芎当归而愈。(《名医类案》)本案加人参白术,恐怕体质有虚,加麦冬当归则避免了方子过燥。

关联词条:

  • # 《医宗金鉴》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江海涛,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