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叶小汉:厚朴麻黄汤加减治疗寒包热哮证案

求道

浏览:501

时间:2022-08-14

杨某,女性,时年67岁。

  反复咳喘50余年,再发并加重2天。

  【首诊证候】

  患者50年余前反复出现咳嗽、喘息,季节转变或闻及刺激味道时诱发,曾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近2天因天气转凉后出现呼吸不畅,胸部憋闷,少许咳嗽,咳少量黄痰,伴喘息,双侧肩痛,怕风怕寒,口干口苦,吃煎炸食物易上火,大便干。舌嫩、淡红、苔薄黄,脉沉细。

  既往史:既往支气管哮喘病史。

  【辨证论治

  证候:寒包热哮证。

  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处方:炙麻黄10g、炙甘草10g、桑白皮10g、厚朴10g 、浙贝母15g、五味子5g、杏仁10g、 丹参15g、白芍15g、苏子30g、桂枝10g、 射干10g、细辛3g、 黄芪15g、 生姜6g、冬瓜仁20g,7剂,450ml水煎至200ml,早晚分服。

  【随诊过程】

  二诊:

  患者咳嗽较前明显好转。

  按语:

  患者素体阴虚有热,痰伏于肺,因初感风寒外邪,失于表散,邪伏于里化热,留于肺俞,引动而发。风寒外邪未能表散,故怕风怕寒;痰壅气道,肺气失宣,故可见呼吸不畅、胸部憋闷、咳嗽咳痰;患者素体阴虚有热,故可见易上火,口干口苦,大便干,咯黄痰;痰堵经络,不通则痛,故见双侧肩痛。方中麻黄射干宣肺平喘,厚朴下气降逆平喘,桂枝生姜细辛解表散寒,杏仁苏子一升一降宣降肺气,化痰平喘,桑白皮清热肃肺,冬瓜仁、浙贝母清热化痰,五味子酸收敛肺止咳,白芍敛阴防宣散太过,黄芪益气补肺,兼顾气虚之体,甘草和中。

关联词条:

  • # 厚朴麻黄汤
  • # 喘病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东莞市中医院,指导专家:叶小汉 主任中医师】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