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简介
高愈明,原名高学良,字良轩,号愈明(1861—1938),现大石桥市博洛铺人。
幼年先入儒业,便性好歧黄,家学渊博,终至弃儒行医,后到营口市悬壶。著作等身,已出版的有《伤寒溯源》、《脉理溯源》、《伤寒论注释》、《本草增注》、《灵兰类传》、《妇科维新》、《温病溯源》、《秋疫问答》《时灾预言》等。迄今尚有一部分流传。
其弟子尚存四人,如辽宁中医学院徐向春教授,八十三岁,坚持半日工作,为妇科主任医师。年龄最大的盖县王焕章,已八十九岁,尚能治病。原营口市已故名医徐冠一、原雨田均出其门下。
文化大革命前,滕永科任营口市卫生局中医科长时,曾准备对其著作进行整理,并准备了其医案,可惜十年动荡,片纸无存,颇为遗憾。
年历
1861年,出生
高愈明生于辽宁省盖平县六区博洛铺尹家屯(今属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博洛铺镇)。博洛铺地居盖州和大石桥之间,地势平坦,交通方便,颇为富庶。
是年,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牛庄(营口)辟为通商口岸,日渐繁华。
高愈明性爱读书,“幼习医书,精妙通神”(《新著温病说略》栾俊声序)。又有云,高愈明“少年专攻医学,从《黄帝内经》、仲景《伤寒论》诸书悟入,终日不语言,至废寝忘食,人每目之为‘书愚’。”(据《盖平县志》)
民间以高愈明年轻时埋头读书,不理俗事,呼之为“高二傻子”(营口市原卫生局干部赵润身先生提供)。
学成应诊,“悬壶城市”(《盖平县志》)。“悬壶设肆于城市,每周往来城乡间”(李心曾《温疹溯源》序)。设诊于博洛铺与盖州县城,往返两地应诊。
后以营口为“水陆码头”,市面繁华,有利发展,乃移诊营口市,在著名老牌中药店咸春堂坐堂。
1895年,34岁。
据所著《温疹溯源》云,此前高愈明“考察天灾多端,世鲜效方,因之欲制救治总方”,乃“勤求古训,推明物理”,制方“大还金丹”,“总治一切天灾甚效”。“然不可单服,将古牛黄安宫丸减去数味,将大还金丹加入其中,名卫生牛黄安宫丸”。并在“奉天警务处立案”,且于“各处商埠寄售,(至此)已经二十余年。”(《温疹溯源》卷二)
1910年,49岁。
撰《毒疫问答》,由盖平辅育印字馆铅印出版。
高愈明所撰各种医书,多是和防治瘟疫有关,且多是自费印刷,免费赠送生活各界,意在普及中医药防疫知识。
1911年,50岁。
高愈明撰,余德壎(伯陶)编辑之《疫证集说》4卷铅印出版。印成后,免费广送各界群众。
1912年,51岁。
栾俊声患病“状甚危”,高愈明“授以二剂”,药到病除(据《新著温病说略》栾俊声序)。
1915年,54岁。
是年,辽宁“疹疾盛行”。
4月,“奉天东三省官银号”经理单有珍患“温疹”“神昏,危险至极”,辽宁省前省长刘海泉推荐高愈明诊治。刘氏盛称高愈明“治病神奇,且长于时令(病)”。结果,单之病不三日而愈。
其后,辽宁省省长王维宙子出“瘟疹”,道尹李香斋“子女同染疹疾”,亦皆经高愈明治愈。
1915年,54岁。
著《脉理溯源》,由盖平县实业工厂铅印出版。
1916年,55岁。
撰《新著温病》。
8月,呈请当时政府批准,在其家乡博洛铺筹建校舍,创办“高氏医学讲习所”,招收学生。为办学,高愈明变卖祖业60余亩良田。是为东北第一所中医学校。翌年(1917),上海丁甘仁、谢利恒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高愈明创办的“高氏医学讲习所”比“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还要早一年。
学生学习课程设置,有《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药物学则是学习《神农本草经》。为便于学生记诵,高愈明亲自编写了《神农本草经增注歌》,取《神农本草经》原文,改写为四言韵文,读之琅琅上口。由是,高门弟子对《神农本草经》皆很熟悉,为其特点。
同年,聘刘逢泮为“高氏医学讲习所”助教。刘原不知医,为“高氏医学讲习所”的文化教员。
1917年,56岁。
著《伤寒论溯源详解》8卷,铅印出版。其书每篇前有小序,每节于正文内夹注夹释,节后加按语,多是自出机杼,独出心裁,每有创意,甚便初学。
1927年,66岁。
编成《温疹溯源》,全书两册4卷,张之汉、李心曾、单有珍作序。高愈明高度重视斑疹在温病中的辨证诊断价值,自述“是集总以疹疾为本,至疿与斑痧,乃疹疾之并比者。又疹疾春日偏多,春之气温,故以温疹命名。”本书“多补前贤之未备,亦有证其谬妄者。”高愈明叮嘱,凡观是书者,“须于前贤不同处着眼,反背处加意”,其书“毫无臆度,尽是《内经》精华,余心之自得。后学者能曲畅旁通,则近岐黄之道矣。”
1929年,68岁。
其时,李心曾“司榷辰州(盖平)”,与高愈明“时相过从”,知高氏所学“皆胚胎《灵》《素》,浸润长沙”,并已著有《脉理溯源》《伤寒注解》等书。
1930年,69岁。
据本年成书之《盖平县志》著录,高愈明还撰有《妇科维新》《鼠疫问答》《温病革弊》《温病说略》《神农本草经大观详解》《六淫溯源》《温病溯源问答》《秋疫答问》《时灾预言》《咳症论》《头痛分类》。高愈明的著作,多是温病著作,这与营口当时瘟疫流行大有关系。高愈明的一生,主要是致力于瘟疫病的防治。此前不久,我国著名流行病专家伍连德先生刚刚在营口设立“营口海口检疫医院”,并坐镇营口,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1931年,70岁。
《温疹溯源》刊行,沈阳东记印刷所印刷,“盖平荸萝铺(博洛铺)卫生堂药号”发行。在书后版权页特意表示“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作为一位老中医,高愈明有很强的版权意识。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高愈明时在营口咸春堂药店坐堂,备感压抑。
1936年,75岁。
垂暮之年,精力大减,乃将“高氏医学讲习所”停办。前后20年间,高愈明为办学可谓历尽艰辛,时断时续,勉力撑持,共培养学生百余名。学生中著名者,有徐向春、魏沚洲、聂伯策、尹继莘、高万宾、李秉元、孟繁恒等,皆为辽沈地区一代名医。
1937年,76岁。
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高愈明病患缠身,患咳喘疾多年,然仍抱病为患者诊病。
1938年,77岁,辞世。


求道
畅读VIP

735

0


求道
畅读VIP

639

0


求道
畅读VIP

425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