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述

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脑炎。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故又称散发性脑炎。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单纯胞疹病毒、粘液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可轻重不一,形式亦多样。

病因

很多病毒都可以引起脑炎,其中最为常见的病毒,即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他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等。巨细炎多数为胎内感染,后天性仅见于免疫功能缺陷儿。肠道病毒在局部淋巴组织复制,疱疹病毒、麻疹和风疹病毒等在黏膜复应后侵入血流播散至多个器官。在器官组织大量复制,再次进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则可沿神经元直接神经系统。病毒入侵脑组织大量复制增殖可直接破坏神经细陉损伤的主要机制,由此也可激发宿主反应损伤神经系统,如血管周围炎、血管坏死和内皮增生等。

症状

各种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决定于①神经系统受累的部位;②病毒致病的强度;③患儿的免疫反应等。因此即使是同一病毒引起的感染,临床表现亦可不一。


(一)前驱期症状


表现为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症状,如发热头痛、咽痛、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


(二)神经精神症状


1.意识障碍 轻者对外界反应淡漠、迟钝或烦躁嗜睡;重者出现谵妄、昏迷


2.颅内压增高 头痛呕吐、头晕甚至出现脑疝,婴儿的前囟饱满。


3.抽搐 可以为局限性、全身性或为持续状态。


4.运动功能障碍 根据受损的部位可以表现为中枢性或周围性的一侧或单肢的瘫痪;亦可表现为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如舞蹈样动作,肌强直;亦可因脑神经瘫痪而有斜视、面瘫或吞咽障碍等。


5.精神障碍 如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幻听、幻视;情绪改变、易怒,有时出现猜疑,常因此而误为精神病或额叶肿瘤。

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一)临床表现 如前述,若病变累及脑膜(脑膜脑炎),出现脑膜刺激症,如颈项强直,克尼格征及布鲁金斯基征阳性。


(二)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当有上述临床表现而怀疑急性病毒性脑炎时应作腰椎穿刺,脑脊液送化验。可呈典型病毒性脑炎改变。(特殊情况下即使脑脊液无改变也不可以排除)


2.病原学诊断 


①脑脊液送病毒分离;


②脑脊液细胞作免疫荧光抗体检查;


③血清学检查,其抗体滴定度在恢复期较急性期高出4倍以上方可诊断。也可测定脑脊液中的抗体。


3.脑电图 在病程早期脑电图己有明显的改变,虽然上述改变无特异性,但结合临床对诊断及预后的估计仍有一定的价值。


鉴别诊断


该病需与化脓性脑膜炎(包括未彻底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等鉴别。

转归预后

病毒性脑炎的预后与所感染的病原密切相关。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预后较差。不少存活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