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桂枝 (去皮) 一两,甘草 (炙) 二两,牡蛎 (熬) 二两,龙骨 二两。
用法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各家论述
辛甘发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经中之火邪;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涩,以收敛浮越之正气。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其气取重于龙牡之固涩,仍标之曰桂甘者,盖阴纯之药,不佐阳药不灵,故龙骨、牡蛎之纯阴,必须借桂枝、甘草之清阳,然后能飞引入经,收敛浮越之火,镇固亡阳之机。
先因火逆,复以下之。里气内虚,又加烧针,反为火热所烦,则心神不安,故烦躁。经日: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故与桂枝以散经中之邪,除芍药恐益阴气,加龙骨、牡蛎以收敛浮越之正气也。
以火劫变逆之证,而又下之,此一误再误矣,又因烧针而致烦躁者,盖因外邪未尽而阳烦,真阳欲亡而阴躁也。虽经屡误,但见烦躁而不至惊狂,则亦未若挟痰迷乱之甚,故不须蜀漆。止用去芍药姜枣之桂枝汤,以解其外,龙骨牡蛎以镇摄其内而已,此经所谓大小轻重,制方之法也。
太阳病因烧针而为火逆者多,今人不用烧针而每有火逆之证者,炮姜、桂、附、荆、防、羌、独之类逼其逆也。火逆则阳亢于上,若遽下之,则阴陷于下,阳亢于上,不能遇阴而烦,阴陷于下,不得遇阳而躁,故取龙、牡水族之物,抑亢阳以下交于阴,取桂枝辛温之品,启阴气以上交于阳,最妙在甘草之多,资助中焦,使上下阴阳之气交通于中土,而烦躁自平也。
桂枝甘草药对(赖海标)
桂枝辛甘温,炙甘草甘温,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大量含有桂枝甘草药对的经方。桂枝炙甘草相配辛甘化阳,是温阳的基础方,尤其擅长温通心阳,对心阳虚衰导致的心悸有特效。在桂枝甘草配伍用量方面,河南韩清泉先生认为...


求道
畅读VIP

508

0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眼肌痉挛
郝文轩医案:李某,女,30岁,1986年2月15日诊。左眼睑跳动,三月不愈,西医诊为眼肌痉挛,治而乏效。舌质正常,无苔,脉细而数,神情烦躁,唇淡口和,溲清便润。自云病后服蚂蚁、全蝎等药反益剧,此虚风妄...


白术
签约讲师

748

0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心悸
刘渡舟医案:宋先生与余同住一院,时常交谈中医学术。一日,宋忽病心悸,悸甚而神不宁,坐立不安,乃邀余诊。其脉弦缓,按之无力。其舌淡而苔白。余曰:病因夜作耗神,心气虚而神不敛之所致。乃书:桂枝9克,炙甘草...


白术
签约讲师

522

0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自汗
岳美中医案:李某某,男,40岁,1972年6月11日就诊。患项部自汗,竞日淋漓不止,频频作拭,颇感苦恼,要求中药治疗。诊其脉浮缓无力,汗自出。分析病情:项部是太阳经脉所过,长期汗出,系经气向上冲逆,持...


白术
签约讲师

948

0
经方应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本方为治疗心阳虚烦躁的主方。多因误用烧针发汗或误用下法,损伤心阳,而见心悸、烦躁、舌淡、苔白。病机为心阳不足,心神失敛。方用桂枝、甘草温通心阳;龙骨、牡蛎镇潜安神。现代用于心律失常、精神分裂症、神经衰...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788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