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原文

桂枝 (去皮) 三两,芍药三两,甘草 (炙) 三两,生姜 (切) 三两,大枣 (擘) 十二枚,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一枚。

拆算现代剂量

桂枝(去皮)45g,芍药45g,甘草(炙)45g,生姜(切)45g,大枣(擘)12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20g。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将息如前法。

备注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

相关条文

伤寒(1条):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各家论述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太阳病,因发汗,遂汗漏不止而恶风者,为阳气不足,因发汗,阳气益虚而皮腠不固也。《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小便难者,汗出亡津液,阳气虚弱,不能施化。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亡阳而脱液也。《针经》曰: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与桂枝加附子汤,以温经·复阳。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

桂枝加附子汤方,于桂枝汤方内加附子三枚…夫固表敛液,无出桂枝之右矣。而欲复阳益气,所以有附子之加焉。然三枚盖出于增补,非经之本文,用者宜参酌。


许宏金镜内台方议》:

病人阳气不足,而得太阳病,因发汗,汗就出多不能止,名曰漏也。或至二三日不止,其人反恶风,此乃阳气内虚,而皮腠不固也。又小便难者,汗出多,则亡津液,阳气内虚,不能施化也。四肢者,诸阳之本,今亡而脱液,则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故与桂枝汤中加附子,以温其经而复其阳也。


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

桂枝附子,治外亡阳而内脱液。熟附虽能补阳,终属燥液,四肢难以屈伸,其为液燥,骨属不利矣。仲景以桂枝汤轻扬力薄,必藉附子刚烈之性直走内外,急急温经复阳,使汗不外泄,正以救液也。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发汗伤阳,外风复袭,汗遂不止,《活人》所谓漏风是也。夫阳者,所以实腠理,行津液,运肢体者也。今阳已虚,不能护其外,复不能行于里,则汗出小便难。而邪风之气,方外淫而旁溢,则恶风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是宜桂枝汤解散风邪,兼和营卫,加附子补助阳气,并御虚风也。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

太阳病固当汗之,若不取微似有汗,为发汗太过,遂漏不止。前云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故其人恶风犹然不去。汗涣于表,津竭于里,故小便难,四肢为诸阳之本,不得阳气以养之,故微急,且至难以屈伸者,因亡阳以脱液,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方中取附子以固少阴之阳,固阳即所以止汗,止汗即所以救液,其理微矣。


柯韵伯《伤寒附翼》:

此离中阳虚,不能敛液,当用桂枝汤补心之阳,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矣。坎中阳虚,不能制水,必加附子以固肾之阳,阳回则小便自利,四肢自柔矣。


张潞《伤寒缵论》:

桂枝汤者,和在表之营卫,加附子者,壮在表之元阳。本非阳虚,故不用四逆也。


陈修园《长沙方歌括》

太阳之脏即是少阴,太阳病本宜发汗,发之太过而为漏不止,必用附子以固之。重至肢厥,必用匹逆辈以救之。若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皆汗出过多脱液,尚喜肾中之真阳未亡,只用附子大补少阴之气,得桂枝汤太阳之专药,今阴交阳则漏止,漏止则液不外脱,而诸症俱除矣。


陆渊雷

津伤而阳不亡者,其津自能再生,阳亡而津不伤者,其津亦无后续,是以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阳之亡。阳明病之津液干枯,津伤而阳不亡也,撤其热则津自复;少阴病之津液干枯,阳亡而津不继也,回其阳则津自生。......桂枝加附子汤之证,伤津而兼亡阳也,仲景则回其阳而已,不养其津,学者当深长思之。

  • 仝小林:桂枝加附子汤的应用经验
    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炮附子6味药组成,即为桂枝汤加附子。...

    求道

    畅读VIP

    358

    0

  • 扁桃体摘除术后
    有一男子因扁桃体肥大,每次感冒就发热扁挑体炎,西医给他行扁桃体摘除术后,又并发易感,下面是此男术后感冒的一个治疗过程:2018年3月15日,唐,男,29岁,自述感冒10天,伴畏寒,鼻流清涕,身倦,咽稍...

    杨春肽中医诊所石头15211540698

    原创投稿

    畅读VIP

    705

    0

  • 桂枝加白术附子汤方证特征
    桂枝加白术附子汤并非《伤寒论》原方,但其精华不出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等范畴,因此可以认为本方是经方的合方变法。根据方证对应中的药证原则,可以认为这是在方证基础上合并出现某...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53

    0

  • 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漏汗证案
    方某,女,84岁。因自觉身体发热,汗出如洗、恶风2周,于2018年7月10日来诊。要求开“中药感冒药”予以治疗。患者诉1月前因吹风扇后出现恶寒、发热、头痛、汗出等症状,在我院全科门诊予以“感冒疏风胶囊...

    茯苓

    畅读VIP

    579

    0

  • 仝小林运用桂枝加附子汤经验
    1 理论基础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炮附子6味药组成,即为桂...

    求道

    畅读VIP

    763

    0

  • 桂枝加附子汤治多汗(冯界之)
    熊某,女,21岁,2011年7月21日1诊: 主诉:汗多一个月。患者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大汗出,服药未效来诊。刻诊:自汗,湿透内衣,动则更甚。纳差、四肢乏力、呕吐、脘痞、畏冷、大热天晚上要盖被盖、身酸、...

    求道

    畅读VIP

    615

    0

  • 桂枝加附子龙牡汤治疗多汗症
    汗由阳气蒸化津液,发泄于腠理而形成,能润泽肌肤,调和营卫,清除废秽。凡异常出汗者则统称为汗证,主要包括自汗和盗汗。临床上汗证既可以是独立的病症,亦可以是其他疾病的一个症状,如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茯苓

    畅读VIP

    580

    0

  • 刘启廷:桂枝汤类方临床应用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事中医70年,对中医经典深入研究,娴熟于胸,善于借经方之精炼、时方之轻灵,临床用药量少效著,直中病所,以简便廉验著称。《伤寒论》是辨证论...

    茯苓

    畅读VIP

    607

    0

  • 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少阴病一例
    胡希恕经方医学的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临床当先辨病位,再辨病性;对于表证,首辨阴阳,临床中表阴证并不少见。笔者跟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马家驹老师后,对临床辨阴阳重要性的体会更加深刻。...

    茯苓

    畅读VIP

    895

    0

  • 足大趾痛疼
    隗某,男,49岁,司机。因感冒久不愈来余处求诊,自叙感冒十余天,久服西药中成药未愈。其鼻塞流白涕,舌苔白润,怕冷,冷汗时出,脉浮数无力。处方:桂枝10g 白芍10g 制附子10g 生姜五片 大枣五枚(...

    杏林一翁

    认证讲师

    特约撰稿

    695

    3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