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头条
学堂
书苑
百科
资源
消息
写文章
出处
详细内容
茯苓泻湿汤、茯苓泄湿汤
白术2分,人参2分,甘草(炒)2分,枳壳(麸炒)2分,茯苓2分,蔓荆子2分,薄荷2分,苍术3分,前胡3分,独活3分,川芎3分半,羌活3分半,柴胡4分,泽泻1分半。
疳毒眼。小儿易饥而渴,腹胀生疮,目痛生翳不开,眵泪如脓。
茯苓泻湿汤(《审视瑶函》卷二)、茯苓泄湿汤(《眼科阐微》卷四)。
《审视瑶函》:小儿寒暑饮食不调,酿成此证。夫寒暑饮食不节,皆能伤动脾胃,脾胃者,阴阳之会元也,故清阳下而不升,浊阴上而不降。今以白术、人参,先补脾胃为君;柴胡、甘草、枳壳,辅上药补脾胃为臣;苍术燥湿,茯苓、泽泻,导浊阴下降为佐;然后以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前胡、川芎、薄荷诸主风药以胜湿,引清阳上升为使。此正治神效之法也。
词条深挖(0)
相关资源(0)
最新
最热
VIP
查看更多
发布评论:
内经师资培训班熊继柏
¥0.00
兼山胡说针灸学:广义针灸学概论
¥299.00
韩立讲乌梅丸
¥99.00
#
账号密码登录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发送验证码
注册账号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