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气虚产后多汗:产后汗出恶风,动则更甚,四肢不温,面色㿠白,心慌气短,倦怠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濡或细弱。
阴虚产后多汗:产后睡中汗出,醒来自止,面色潮红,头晕耳鸣,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腰膝痠软,舌红无苔或苔薄,脉细数无力。
鉴别分析
气虚产后多汗与阴虚产后多汗:两者虽皆因虚,但寒热属性各异,病因病机不同。气虚产后多汗,多为素体虚弱,复因产时气血耗伤太多,肺气益虚,卫阳不固,腠理不密所致。如《校注妇人良方•产后门》说:“产后汗不止者,皆由阳气频虚,腠理不密,而津液妄泄也。”而阴虚产后多汗,则缘素体营阴虚弱,产后失血,阴血益亏,阴虚内热,迫汗外泄而引起。如《女科经纶》说:“产后去血过多,则阴不维阳,阴虚而阳无所附,周身汗出不止。”辨证要点为:气虚产后多汗,自汗伴有恶风,并见乏力,心慌气短,面色㿠白,舌淡脉濡等症;与阴虚产后多汗,伴有面色潮红,头晕耳鸣,口干舌燥,舌红,脉细数无力显然有别。且二者出汗性质及出汗情况迥异:气虚产后多汗,多为自汗,动则加剧,静则好转,治宜补气固表,御风止汗,方用玉屏风散或牡蛎散加当归、生白芍;阴虚产后多汗,常是盗汗,即睡中不觉而汗出,醒后即止,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敛汗,方用生脉散加百合、生地、生白芍、糯稻根。
益气温阳法治愈产后自汗、盗汗一例(何嘉琳)
於某,女,25岁,已婚。初诊:2002年12月11日。主诉及病史:产后2月,恶露尚未全净,昨去理发店洗头时理发师误用冷水冲其头,当即感畏寒身冷,头痛不舒;去某医院就诊,予服泰诺片,静滴参麦针。当晚不论...


求道
畅读VIP

355

0
张奇文辨治产后病验案三则
产后自汗案● 孙某,女,43岁。初诊日期:2016年4月19日。诉产后3个月,汗出多7天。患者自述受风后,汗出多,不能自止,时有恶风身冷,身着棉衣,重时寒气透骨,面色白,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


求道
畅读VIP

748

0
产后半身出汗(赖海标)
邓某,女,33岁,本院职工,2018年9月6日首诊。主诉:于2个月前在本院顺产二胎,产后至今半身自汗,于侧卧时上侧半身汗出明显,靠床一侧半身完全无汗,从头至下肢从中间分界线非常清晰,令人称奇。纳好,二...


求道
畅读VIP

448

0
田淑霄运用补中益气汤经验
田淑霄教授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田教授临床善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各种疾病,效果确切。笔者有幸跟随田教授学习,略有心得...

四君人参
畅读VIP

773

0
脐疗治妇科病
脐疗是中医常用的一种外治方法。采用中药粉末纳入肚脐之中,外盖膏药,或以中药饼敷脐部以胶布固定或熨脐、灸脐,或在脐部拔罐,以治疗一些疾病。脐疗既对经穴起持久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被吸收后的直接治疗作用...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45

0
产后多汗不可一味滋阴
产后妇女一般常有多虚(血虚、津液亏虚)、多瘀(血瘀)、多寒(外感风寒)等特点,诚如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言:“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然而,临床上不仅如此,有少数患者由于素体...


求道
畅读VIP

567

0
甘麦大枣汤治产后自汗
吴德熙医案:泮某,38岁,产后一周,恶露量小,小腹疼痛,日间汗出津津,入夜盗汗如洗,醒后心神恍惚,极度疲乏,口渴引饮,饮食无味,舌淡、边黯紫、苔白,脉细涩,辨证为产后气血虚,营卫失调兼胞宫留有瘀血,方...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631

0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产后自汗
王金洲医案:鲁某,32岁,职工,1979年4月10日就诊。患者于去年十二月份产一子,因是臀位,产程较长,出血较多。此后便觉比以前爱出汗,平时不动即觉汗出溱溱,稍有活动便汗出湿衣,多次服用西药及煎服浮小...


白术
签约讲师

768

0
桂枝汤验案4则(班秀文)
眩 晕韦某,女,40岁,工人。1990年11月6日因头晕、心悸、失眠4月余初诊。诉自1990年7月始因头晕、心悸、耳鸣、视物模糊住南宁市某医院治疗,诊为“眩晕症”。经中西药治疗月余,症状缓解出院。嗣后...


白术
签约讲师

596

0
王应萱老中医治产后汗证验案三则
王应萱老中医,幼承家传,精研歧黄,从医五十多年,善治内科疑难杂证,疗效卓著。有幸随先生诊视病人,感受颇深。现将王老产后汗证治验医案整理于后,供同道参考。 产后汗症,见于《妇人良方》之中,名虚汗不止,按...

四君人参

535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