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施小墨用三组对药治疗冠心病经验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751

时间:2020-08-24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在中医理论里,胸痹既是一个病名,又是对病位和病机的概括。“痹”是痞塞不通的意思,不通则痛,故胸痹是以胸痛为主症的。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第六条曰:“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胸痹原有胸痛短气之症,本条突出“气塞、短气”,可知此症在胸痛的同时还以气塞、短气较为显著,所以仲景总结出以上二方对症施治。


按其病因病机同属饮阻气滞,饮邪偏盛,上乘及肺,胸中气塞短气,治宜宣肺化饮,可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因气滞失宣,胸中气塞短气的,治宜宣通降逆,散水行气,方选橘枳姜汤


中医的胸痹,也就是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


中医认为胸痹的病位在心,由于五脏气血阴阳不足,心脉失养,不荣则痛,气滞、血瘀、寒凝、痰湿等痹阻心脉,不通则痛。

所以针对阳虚、痰湿、气滞,治疗上常以温阳、化痰、行气为主。


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之子施小墨解读施氏对药中用于胸痹的三种对药,可供大家参考采纳。


阳虚温阳


■ 阳虚症状

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


在施氏对药中,高良姜温阳散寒,香附行气活血。两者一温一散、一疏一补,相得益彰,能够很好的调理阳虚带来的问题。


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高良姜】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气滞行气


■ 气滞症状

满闷不适、隐痛振发、痛无定处

时欲太息、苔薄黄、脉弦细。


在施氏对药中,推荐了有升提作用的桔梗,有沉降作用的枳壳,有疏肝气功效的薤白以及能够行肺气的杏仁两对药配伍使用,起到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的功效,可行气消胀、散结止痛。


桔梗宣肺化痰、利咽排脓。

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薤白】行气导滞、通阳散结。

枳壳】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痰湿化痰


■ 痰湿症状

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胸闷如窒、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


在施氏对药中,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健脑,化浊开胃;郁金凉血清心,行气解郁,祛瘀止痛。二药配伍,达到一化一清,一启一行的功效。


石菖蒲】 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郁金】活血行气、解郁清心。


关联词条:

  • # 冠心病
  • # 施今墨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转自   合欢解郁 公众号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