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生不能信任,治疗不能专一,功败垂成,可惜
已故朋友,孙子度的侄女,嫁给张家。小产后,咳嗽吐血,脉数而涩,面色淡白,胃中满闷,大便溏泻。医生用理气降火止血药,更加严重。吕留良给理中汤,加木香、当归,倍用参、术,用后血止。接着用归脾汤,及加减八味饮子,各种病症逐渐痊愈。
当时高鼓峰从湖上过来,就邀请一起去看。鼓峰说:大虚症候能治好,不是用参、术的药力是达不到的。现在还有些许的咳嗽,偶尔夜里还会发热应该赶紧用温补的方法防止预后不佳。因此制定了早晨用加减八味丸,傍晚用加减归脾汤。
不久有位粗浅的医生见到,惊讶的说:出血伴发热的病,怎么能用热药?于是给患者用了清肺凉血的药。患者自觉胃脘更加烦惋,不思饮食,但迫于四周人的看法,勉强服用。过了一个月病发严重,出血象潮涌,血色或紫或黑或鲜红。患者怨恨这个粗浅的医生,又来找吕留良诊治。吕说:无可救药。脏腑被寒凉药逼迫,荣卫耗伤,水火都将灭绝,脉有出而无入,病有进无退,没有什么挽回的办法了。过了一段时间患者果然病故。
《仁斋直指》说:荣气虚散,血乃错行,所谓阳虚阴必走也。《曹氏必用方》说:若服生地黄、藕汁、竹茹等药,去生便远。所以前人说的误用滋阴药,都能杀人。况且这些粗浅医生,连滋阴还不知道,随手用药,糊涂的以清火为借口,都不知这是什么样的火,能随便去清吗?所用药味,看上去好像很平稳,谁知进入肠胃,对人伤害如斧锯一般厉害。这种情况真是可怕。失血先益气,这还是常规的道理,尚且都不知,要认清气从哪里生的,血是由什么变化来的,不是更难了吗?拿刀乱砍,百人难有一人可以活命。有仁人之心的医生,希望在这些方面要多加注意呀!
治好病,就要找到好的医生。找好医生不难,难在对医生要信任;信任医生也可以做到,而更难的是做到不疑惑,有自己的主见,才不至于对错不分。如果这些道理不知道,就会听信错误的说法,纠集一群医生去商议。这样想找到好的治疗方法是不可能的,反而事与愿违。就像运筹帷幄的学问,没张良的高明也遇不到黄石公授以兵法。危急的时候,难容许乱治;疑似之间,怎么又能让你犯错?一旦治错,生命就消亡了。所以“议多者无成,医多者必败”从来都是这样。这个病例如果能信任专一,不出现错误,也不至于本来要治好的病,怎么会要了命?每次看到这种事情,都不免扼腕叹息。
出自《东庄医案》
荣气虚散,血乃错行,所谓阳虚阴必走也 就是气虚不能摄血的意思。血脉中的气为营气,营气虚,统摄无力,血行就会错乱,不循常路,就出血。
《曹氏必用方》∶吐血须煎干姜、甘草作汤与服,或四物理中汤亦可,如此无不愈者。若服生地黄、竹茹、藕汁,去生便远。 此文引用部分主要是为说明血证当慎用寒凉。生地黄、竹茹、藕汁不是大寒药,尚且如此,大寒药更当谨慎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