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石膏发汗说辨析

四君人参

浏览:416

时间:2020-09-08


石膏发汗之说,可能源于《神农本草经》,曰:“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味辛可发汗解表,后世多数医家均推崇此说。


近代医家张锡纯临证用药首推石膏,将其誉为:“药品中第一良药,真有起死回生之功”“治外感实热者,直如金丹”“愚临证四十余年,重用生石膏治愈之证当以数千计。有一证用数斤者,有一证而用至十余斤者,其人病愈之后饮食有加,毫无寒胃之弊”,并将石膏广泛应用在外感温病、内伤杂症、甚至危重急症中,时人称其为“石膏先生”。张锡纯通过长期临证经验提出石膏可以解肌发汗,并进一步解释道:“其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解肌者,其力能达表,使肌肤松畅,而内蕴之热息息自毛孔透出也,其解肌兼能发汗者,言解肌之后,其内蕴之热又可化汗而出也”。他在书中列举了大量临床验案证明石膏有发汗的功效,甚至还发明了颇有争论的阿司匹林石膏汤。他的这一思想影响了许多医家。近代医家孔伯华曾指出:“石膏是清凉退热,解肌透表之专药”。


古代另外一位喜用善用石膏的医家是张仲景,他的著作中约有十七方使用石膏,其中最重要的是白虎汤。然而,我们在白虎汤的禁忌证中可以看到:“伤寒脉浮, 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 不可与白虎汤”。无汗白虎汤的禁忌证,白虎汤主药为石膏无汗亦为石膏的禁忌证。


也有医家持石膏无解肌发汗功效的说法。现代经方大家胡希恕认为石膏只甘不辛,并无发散作用,不能解表,并根据麻杏甘石汤及越婢汤二方,认为石膏可以治疗汗出。此说法与张锡纯提出的概念大相径庭,那么孰是孰非呢?


仔细思考两种说法后可以发现,石膏发汗和止汗只是表象。几位医家所言石膏的主治均为实热证,只是热证不同表现。张锡纯石膏治疗温病外感实热证,内热炽盛,高热无汗身痛。他认为,“石膏质重气清,其质重也,可以逐热下行;其气清也,可以逐热上出,外感之热自无存留之地矣”。张锡纯亦用生石膏清脏腑之热治疗内伤实证。张仲景石膏应用于阳明实热和越脾汤、大小青龙汤等解表方中清里热。可以看出,无论是汗出抑或无汗,只要辨为实热证,皆可用石膏,且剂量一定要大。


清代医家周岩见解独到,其著作《本草思辨录》云:“岂以仲圣尝用于发汗耶?不知石膏伤寒阳明病之自汗,不治太阳病之无汗。若太阳表实而兼阳明热郁,则以麻黄发汗,石膏泄热,无舍麻黄而专用石膏者。白虎汤治无表证之自汗,且戒人以无汗勿与。即后世发表经验之方,亦从无用石膏者,所谓发表不远热也。然则解肌非欤?夫白虎证至表里俱热,虽尚未入血成腑实,而阳明气分之热,已势成连衡,非得辛甘寒解肌之石膏,由里达表,以散其连稀之势,热焉得除而汗焉得止。是得石膏解肌,所以止汗,非所以出汗”。

关联词条:

  • # 石膏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王进波,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