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标幽赋》第五讲

王家祥

签约讲师

浏览:977

时间:2020-09-03

今天我们接着之前的讲,上次讲到了“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这句。后面一句是“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云门是肺经的穴位期门是肝经最后一个穴位。肺经的第一个穴位中府,这里没提到中府,其原因是,经脉起于中焦,而中府的本意意思中焦之府。出于云门,为什么叫云门?内经里面有一句话“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地气,在人体对应的就是中焦脾胃之气,脾胃为土,为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化生而来,气血化生以后是由肺来敷布全身的,所以经脉的起始是肺经。脾胃之气上朝于肺,就好像自然界的地气上腾于天而为云。所以经脉之气是起于中府而出于云门。。经脉之气中中焦而起,当以中焦为归,方可形成一个循环,故而从云门出来以后,当如期而到中焦,故而最后一个穴位期门。全身的门很多,有开门就会有关门,有出去的门,就要有归来的门,云门而出,期门而归。穴位,每一个穴位都有其固定的含义,不是乱取的,今天先不讲,今后逐条经脉细讲,大家先知道一些基础就是。


接下来的一句是“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经十二,指的是十二正经,也就是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这十二条经脉。别络走三百余支,这个我看翻译这个《标幽赋》白话文的,还有其他讲标幽赋的都是按别络来讲的。我个人认为,这里不应该是别络,应该是别于络的穴位有三百余个;这个大家可以结合标幽赋前后条文对照看看,这段“别络走三百余支”的前后都是讲的经脉,如果这个地方是别络,就感觉前后不相联系。别络,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别络,亦是从经脉中分出来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另外,若加上胃之大络,也可称之为十六别络。如果按这个解释,别络就只有十六个,和三百余支是不等同的。另外一个解释:络之别者为孙,也就是孙络。而全身的孙络是不计其数的。从这两个解释来看,这别络都不应该是三百多。而别于络脉,结合前面讲的十二正经,十二正经的穴位相加起来就是三百余个。十二正经的穴位,单侧总的是309个。其中,太阴肺经11个穴位,手阳明大肠20个穴位足阳明胃经45个穴位手少阴心经9个穴位,手太阳小肠19个穴位,足太阳膀胱67个穴位,足少阴肾27个穴位,手厥阴心包9个穴位,手少阳三焦23个穴位,足少阳胆44个穴位,足厥阴肝14个穴位,脾经21个穴位,总和就是309个。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里是指的别与络脉的经穴单侧有三百余个。


下一句“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候”。也就是左右十二正经的穴位相加,618个穴位,每一个穴位各主一候,就是六百余候。大家结合下句看,一样讲的是十二正经。“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这句条文讲的是十二正经的走向,手的三条阳经都是从手走到头的,手的三条阴经都是从胸走向手的,足的三条阳经都是从头走到足的,足的三条阴经都是从足走到腹部的。大家记住一个歌诀:“手之三阳手走头,手之三阴胸走手,足之三阳头走足,足之三阴足走腹。”阴升阳降,天地不易之理,经脉也是一样,阴经升阳经降。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迎随,这里指的是气血顺着十二经脉的流注来讲的。顺着经脉的走向为顺,逆于经脉走向为逆。顺着经脉走向进针为顺,为补。逆着经脉走向进针为逆,为泻。比如肺经,其走向是从胸走手,针刺的时候如果针尖朝手的方向为补法,如果针尖方向朝着胸就是泻法。这补泻针法,常见的有七个,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大方向。也就是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常常用的补泻针法:迎随补泻、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烧三火与透天凉。用针也好,用药也好,都是以和为度。以气血调和为度。


“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这段条文不细讲了,大家记住原文即可。每一条经脉,其气血的比例不同。比如中医有一句谚语:“治痿独取阳明”。为什么痿证独取阳明?痿证的成因就是气血不足,不足以濡养肌肉经筋而出现痿证,治疗当大补气血,而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而治疗痿证当以阳明经为主。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这句讲的是每一条经脉有每一条经脉的特征,我们临床中应该仔细去辨别是那一条经脉的问题,是这条经脉的什么问题。这里说的是我们经络辩证的问经辩证和切诊辩经;问经辩证,比如我们的头痛,按六经来分,头痛分六个:前额头痛为阳明头痛、偏头疼为少阳头痛、头枕部疼痛太阳头痛、巅顶头痛为厥阴头痛、整个头部疼痛是太阴头痛;而每一个区域的头痛,还可以结合脉象来辩证,把脉就是切脉辩证,通过脉象的变化,结合经脉气血的多少来分析其虚实。而切经辩证中,不单纯指脉象,还有循着经脉的走向去触摸,看看经脉走向有无压痛,有无筋结,有无虚软凹陷等情况,来明确这条经脉的虚实。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这句指的是针刺后得气的感觉,也就是针感。结合后面一句去看,“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针刺治疗疾病,以得气为主,得气快则效果就快,得气慢效果就慢。得气,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就好像鱼上钩,牵动鱼线的感觉;如果没得气,针刺后就是一个空洞的感觉,就好像一条隧道,看不见尽头一样,空荡荡的。当然这针感,用文字是不能完全描述的,是一种感觉,大家慢慢体会手下的针感。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这句指的就是得气快效果好,得气慢效果就不好,效果好与不好,凭手下的针感就可以推断的。


今天就讲这么多。

关联词条:

  • # 标幽赋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原创文稿,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