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峰辨治尿浊一则
吕左,洲上。
恙由嘉庆十八年(1813)芒种后,小溲混浊,交秋即变青色,每年如是。至道光四年(1824)三月,小便反白,其色如脓,交小暑之时,尿如鲫鱼脬兼带血丝,脉来细数。中虚气陷,湿热伤阴,七情不适,以致思虑烦心过度。利湿伤阴,清热耗气,防成癃闭之虑。拟方多酌。
服药后,溲色渐清,溺管微痛。此心移热于小肠,气化不及州都。现当溽暑炎蒸,是必清心静养为妙。原方加减,兼化暑湿治之。
丁学屏按:小溲混浊,始于芒种初夏时分,交秋即变清色。盖夏月火土司令,丁火引动丙火,挟地之湿热蕴阻火府,致有尿浊之患。交秋肺金司令,天之暑气,地之湿热,一扫而光,未药而愈。病延十一年后,春木行令时,小便反白,其色如脓,交小暑之时,尿如鲫鱼脬兼带血色,脉来细数,久病中虚气陷,湿热久羁,难免伤及营液,治以益气升阳与滋阴养血联袂为治,兼清下焦湿热,颇为允当,服药以后,小溲变清,溺觉微痛,时当溽暑季节,加六一散、车前子,使心经之火从小肠火府下泄,丸方用药,亦细致周密,无愧沙场老将,百战势必百胜。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程评王九峰出诊医案(未刻本)》,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丁学屏,张景仙。人卫中医编辑整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