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孟河医派马氏流派学术传承脉络研究(武建设)

求道

浏览:110

时间:2023-11-29

[摘要]孟河医派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主,马氏流派是其中的重要分支,门人众多,影响深远,通过对孟河医派马氏流派从开创至今300年来的传承脉络、学术传承及杰出的门人代表进行研究,提出对当今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建议。



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发源于江苏孟河的一大中医学派,2007年被列入常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代表,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近代史上最具活力的中医流派,后人赞曰:“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


从清末民初开始,马培之高足贺季衡及其门徒等人不断将马氏学术发扬光大,逐渐形成马氏流派,成为孟河医派承前启后的重要分支。


1. 马氏世医传承脉络


孟河马氏原籍安徽,明末太医马院判,因膝下无子,招蒋成荣(后更名为马成荣)为女婿,成荣继承开创了孟河马氏世医,至马氏七世开始誉满天下。


七世:以马省三(1780-1850)及马成荣后代马绍成为代表,前者擅长外科,人称“马一刀”;后者在原武进圩塘行医,为武进名医。


八世:以马省三之孙马培之(1820-1903)及马绍成之子马日初为代表,前者精通内外喉三科,后者精娴刀法。


马培之自幼随祖父习医16年,尽得其传,并师从费伯雄。在马氏医家中造诣最深、医名最盛,与费伯雄齐名。1880年,马培之进京为慈禧太后治疾,疗效显著,获赐“务存精要”匾额等褒奖,宫廷盛传“外来医生以马文植最著”。几十年后,北京人仍称马培之为当时京城三大名医之一,甚至马氏前竞争对手薛福辰亦称其为“天下名医”[1]。


马培之所著《外科传薪集》、《马培之医案》及《医略存真》等,充分反映他对内科疾病的学术经验。马氏重视整体辨症审因,用药绵密而平和。认为外科实难于内科,须精通内科医理,熟谙诊断及用药,方能取效,故于外科能融贯众科以自辅。世人称其“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但实际上他对中医各科都有高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因此,马培之实为以内外喉三科兼擅著称的临床大家,与费家同为孟河医派之中坚[2]。


九世:马培之子继昌,业余行医,著有《亦亭医案》;马日初长子伯藩(1864-1930)、幼子五藩继承家业。


十世:继昌之子际周、惠荪,伯藩三子(际卿、惠卿、笃卿),继承家业,在孟河、上海行医。


十一世:际周之子泽人(1894-1969),字肇庆,为著名中医内科专家,早年从师学医,后自行开业。1956年受聘至江苏省中医院,历任江苏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副院长、原南京中医学院教授,为江苏中医的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然而,他一生忙于诊务,惜无著作,且很多验案均在十年动乱时期散佚殆尽[3]。际卿之子心安、心厚,继承家业,在孟河行医。


十二世:泽人之子寿南(1923-),为江苏公安医院中医科医生。


2. 马氏门人传承脉络


马培之弟子众多,最杰出者如丁甘仁、巢渭芳、沈奉江、邓星伯、贺季衡等。丁氏、巢氏后卓然成家,分别开创孟河“丁氏流派”及“巢氏流派”。另如首届国医大师之一朱良春(1917-),早年曾拜马培之侄孙马惠卿先生为师,后拜章次公为师,亦有马派之余绪。


2.1丁甘仁


丁甘仁(1865-1926),为马培之女婿,对马氏内外两科之长能兼收并蓄,尽得其真传。治病因人而异,不墨守成规,擅治湿温伤寒时症,能融会伤寒温病学说之长,经方、时方并用治疗急症热病,开中医学术界伤寒温病统一论之先河[4]。用药轻灵,以轻去实。兼精外、喉两科,旁及内、妇、儿各科。著作有《喉痧症治概要》、《孟河丁甘仁医案》、《脉学辑要》、《医经辑要》、《药性辑要》、《丁甘仁家传诊方》、《丁氏套方一百十三法》、《思补山房药案》等。


丁甘仁最主要的贡献开创了近代中医教育的先河,弘扬了孟河医派的学术思想,扩大了孟河医派在国内外的影响,为孟河医派在医药界争得了一席之地。


2.2巢渭芳


巢渭芳(1869-1929)为巢家医派第十世孙,马培之入室弟子,擅内、外、妇、儿各科,治伤寒有特色,尝谓:求稳每致贻误,顾全反觉掣肘,审证求因,药有专任,贵在不失时机。故治伤寒每多奇效。治外科病也出手不凡,如肠痈用火针排脓,尽得马氏真传[2]。著有《巢渭芳医话》一册。子巢少芳(1896-1950年),孙巢念祖,曾孙巢重庆四代人一直在孟河从医,这是四大医派中唯一坚持在孟河行医的一派,在孟河人心目中的影响最深。


2.3沈奉江


沈奉江(1862-1925)祖籍浙江湖州,后迁居无锡,曾中秀才,先儒后医。32岁到孟河,从马培之习医,常随师为清廷名公巨卿治病,返回无锡后,求治者众。有学生多人,在无锡另成一支脉。


据《无锡名人录》记载:1922年,沈与同道组织无锡中医友谊会,后创办医药杂志《医钟月刊》,发表《中西医学系统论》等论文,另著《全球医通》、《医验随笔》、《医通》等各1卷。


2.4 邓星伯及其弟子


邓星伯(1861-1937),无锡城郊邓巷人。幼年读书勤勉,21岁继承家学,开业行医。27岁从师马培之,白天随师从诊,晚上博览经典,手录其师藏书400余卷,深得业师诊治之精粹。摄政王载沣患湿温伤寒,邓应诏入京而愈之,一时宫内闻名,传为妙手。他的后人为他整理出版了《邓星伯临证医集》[5]。


邓氏早年医案,辨证精当,理法方药具备,不尚浮论。药物轻清,尝谓用药如用兵,用之得当,药虽少性味平和,辄能中病,且起沉屙,生平喜以和、缓、平三法治病,对虚弱患者,更为相宜。此诚为其学术思想之中心[5]。弟子上百人,杰出者有弟子杨博良及幼子邓学稼等。


杨博良(1880-1952),世居江苏武进。早年以外科蜚声常州,1935年从常州迁回武进乡里,各科患者接踵相至,门诊日不暇接,活人无算。后人辑有《杨博良医案》[6]。弟子颜正华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我国新中国高等教育中药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首届国医大师之一。


邓学稼(1922-),邓星伯幼子,幼习中医药,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在上海华山医院工作,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肝胆病,60年代参加为印尼总统苏加诺治疗尿石病医疗组。


2.5贺季衡及其弟子


2.5.1贺氏世医


贺季衡(1866-1934),江苏丹阳人,14岁师从马培之,深受马氏器重,常以珍方秘笈授之。历期六年,学成归里,悬壶丹阳。先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治学严谨,活人无数,每日应诊者数以百计,街坊因此开设好几家旅馆,专供应诊者住宿[7]。先生精于业务,凡经治病证疗效显著,危重者每能化险为夷,对于沉屙痼疾,亦能如实以告,就医者门庭若市,而门生亦遍及沪宁线各地,当时堪称江苏省中医界之佼佼者。有《贺季衡医案》传世,综观其医案特点[8]:一是病机、辨证与立法、选药,均能丝丝入扣,衔接谨严,无药证不符、好奇偏僻之弊;二是条分缕析,朴实求真,不斤斤于词藻修饰,无虚构夸大之处。有弟子36人,杰出者如贺桐孙、张泽生颜亦鲁等。


三世:贺桐孙(1911-?),早年随祖父贺季衡习医8年,为丹阳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


四世:子贺绍曾,女贺玥,均以贺氏医术服务于乡里。临床上,善用先祖验方治疗疾病[9]。


2.5.2贺氏门人


张泽生(1895-1985),江苏丹阳人。16岁习医,先后师从当地名医张伯卿与贺季衡,屡起沉疴,声誉卓著。1956年调江苏省中医院,任内科主任医师,南京中医学院教授。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之一,也是中医界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在学术上兼取孟河医派师承经验之长,融于一体,尤擅长治疗脾胃疾病,运用脾胃升降理论得心应手。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不尚浮夸,他不仅熟读经典,还博采众长,广泛使用一些民间单、验方,尤其注重药食结合[10]。


张继泽(1927-),194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第30届),又随父张泽生习医2年。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女张挹芳,亦习医,主编《孟河传人张泽生、张继泽中医承启集》[11]等。


单兆伟(1940-),早期受业于马培之再传弟子张泽生教授20年,90年代初复拜全国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徐景藩教授为师。数十年来悉心研究脾胃病,临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炎症性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的中医药治疗颇有心得[12]。弟子遍布海内外。


许济群[13],江苏邗江县人,1938年从于世医贺桐孙,并改名为“济群”,取“志存救济”之意,前后随师在丹阳、上海学医6年。1955年又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医科师资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中医教育事业40余年,在方剂学理论研究、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颇多建树,主编了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5版)。临床擅长治疗多种内伤杂病,尤其对肺系疾病的治疗别具特色,疗效卓著。


颜亦鲁[14-15](1897-1991),江苏丹阳人,现代著名中医学家。颜氏自幼体弱多病,遂有志于歧黄之术。薪传舅家名医魏东莱,复从学名医贺季衡,学成后悬壶乡里,屡起沉疴,医名远扬,深受群众爱戴。1956年奉命调宁,先后担任南京中医学院附院内科主任、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中医科主任。


颜德馨[16-17](1920-),颜亦鲁哲嗣,继承家学。1939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全国首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国医大师之一。在学术上倡导“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开辟治疗新途径,提出“衡法”新治则,受到中医界普遍重视。颜氏根据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所创“脾统四脏”学说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通过自己的丰富临床实践,结合其父颜亦鲁教授的经验,将该学说进一步发展完善。


3. 讨论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孟河医派马氏流派世代相承,生生不息,流传至今已经300余年,全部弟子门人,恐将数以万计。他们的从师方式大都是直接跟师,“师带徒”或“师徒传承”模式;从师时间,因人而异,最短者1年,最长者20年,平均5-8年。在治学方面,孟河诸家不持门户之见,互敬互学,相互渗透,不拘泥于古法古方,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勇于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尤其在杂病、外证方面颇有建树;许多名医还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马氏流派分支丁甘仁大胆的走出了世代相传,带徒从业的传承方式,采用办学的方法使孟河医派得到了快速的,更广范围内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使他们的家族逐步走向世界各地。


目前,我国名老中医的人数不断减少,中医从业人员数量、医疗水平也在不断下降。这说明我们集中培养人才的院校制流水线复制方法,并非培养中医人才的最佳途径。因此,师徒传承和自学教育模式应与院校教育并重,并且要加长跟师时间,加强临床实践。同时,建议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破除门槛,鼓励广大中青年中医爱好者拜健在的名老中医为师,让这些老中医的精湛医术得以传承下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Volker Scheid,缪卫群.孟河医家新探.中华医史杂志,2004,(2):67-73.


2. 朱雄华,蔡忠新,李夏亭,等.编纂.孟河四家医集·马培之医集.2006.序


3. 陆为民,陈四清.马泽人医事传略及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概要.江苏中医药2009,41(5):63-65


4. 黄文东.丁氏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1) :5-8.


5. 邓学稼,张元凯编纂.邓星伯临证医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 范智超,邱浩主编.孟河医派医案杨博良医案.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7. 许济群,贺玥.贺季衡先生生平简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173-174.


8. 张泽生·序.见:贺桐孙按.许济群,王新华整理.贺季衡医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9. 贺玥.验方三香汤加味治疗胃痛60例.中国社区医师,2002,(14):48


10. 张继泽,邵荣世,单兆伟整理.徐景藩审阅.张泽生医案医话集.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63.


11. 张继泽主审,张挹芳,李宗庭,张子明主编.孟河传人张泽生、张继泽中医承启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12. 单兆伟编著.中医临证与方药应用心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3. 宋媛媛.许济群治疗肺系疾病常用药对举隅.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38


14. 邢斌.内外同修愈癃闭——颜亦鲁先生经验拾零.江苏中医药,2002,(10):26


15. 邢斌.颜亦鲁运用古方秘法.中国社区医师, 2005,(6):35


16. 颜德馨著.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3-25.


17. 王忠和主编.碥石集(第八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50-53.

关联词条:

  • # 马培之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发表于《江苏中医药》 2011年 第6期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