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武连仲丨“三廉泉”及临床应用

求道

浏览:417

时间:2023-09-28

1、“三廉泉”定位、穴性、操作方法及适应证


①定位及穴性


廉泉位于前正中线上,在下颌部,正当颏后1寸凹陷中;穴性偏泻,功在活络利舌,通关利窍。


廉泉位于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当舌骨体上缘中点处;穴性偏补,功在滋补肝肾,补益精髓。


上廉泉位于前正中线上,正当前廉泉与正廉泉连线中点处;穴性偏泻,功在通利咽喉,通关利窍。


②操作方法


廉泉直刺1~1.5寸,行提插泻法,行针3s左右,令局部有酸胀感即可,不留针出针后点刺舌面舌尖舌背,并重刺舌下穴(经验穴,位于舌系带与舌下脉络丛之间,近舌根处,左右各一)。


上廉泉用长75mm毫针深刺,向后上方斜刺1.5~2.5寸,行捻转泻法,即低频大幅度重捻,行针3s左右,令局部有酸麻重胀感,不留针出针后点刺舌根及咽喉壁,以加强通利咽喉之效。


廉泉直刺0.2~0.5寸,行雀啄补法,即高频轻啄,行针10~20s,令局部有麻胀感即可。


③适应证


“三廉泉”合用具有很强的通关利窍,活络利舌作用,兼具补肾益髓之效,主要适用于脑血管病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吞咽障碍、语言障碍等。


2、临床配穴


武教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的吞咽障碍、语言障碍时,以“三廉泉”为主,重症加金津、玉液点刺放血,急性期配内关、人中、三阴交等以醒神开窍,恢复期配风池完骨等以养血健脑;治疗其他原因所致的吞咽障碍、语言障碍时,主穴取“三廉泉”,配双侧完骨风池曲池手三里列缺合谷血海足三里丰隆复溜等以升清降浊。

关联词条:

  • # 廉泉
  • # 武连仲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范江俊,高淑红,武连仲.武连仲教授运用“三廉泉”经验介绍[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2):34.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