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皂荚 (刮去皮,用酥炙) 八两
拆算现代剂量
皂荚(刮去皮,用酥炙)120g
用法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取三丸,日三夜一服。
相关条文
金匮(1条):
【7.7】咳逆上气,时时吐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各家论述
《经方实验录》:
皂荚丸之功用,能治胶痰,而不能去湿痰。良由皂荚能去积年之油垢,而不能除水气也。然痰饮至于嗽喘不已,中脘必有凝固之痰,故有时亦得取效。惟皂荚灰之作用乃由长女昭华发明。彼自病痰饮,常呕浓厚之痰,因自制而服之。二十年痰饮竟得氮除病根。予服之而效。曹殿光适自芜湖来诊,病情略同,故亦用之而效也。按:《金匮》本方云: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右一味,末之,蜜丸,桐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刮去皮用者,刮去其外皮之黑衣也。酥炙者,用微火炙之,使略呈焦黄即得,勿成黑炭也。服三丸者,每服三丸也。日三夜一服者,日中三服,夜间一服,竟日共四服,计十二丸也。故或云本药荡涤刺激之力甚大,一日用量不得过梧子大三丸者,非也。枣膏和汤者,言预用枣肉煎熬成膏,及应用时,取膏加热水,使混和成汤,送本丸也。尤氏云:饮以枣膏,安其本也。此说甚是。伸言之,即恐皂荚入胃,非但去浊痰,并将殃及胃中宝贵之津液,故必用枣膏以固护之,此吾友吴凝轩之说也。吾师代枣膏以砂糖,无非取其便捷,然其保津之功,恐不及枣膏远甚。顾二者皆属甘味,与甘草之安肠生津,饴糖之建中定痛,有异曲同工之妙。
皂荚丸治腹痛(胃癌术后)
明鸣医案:柳某,女,59岁。1986年5月因反复胃痛、嗳气吐酸及胃脘部包块在某医院诊为“胃网膜瘤”而施手术。术中发现胃体包块与大网膜、横结肠等邻近组织广泛粘连,无法切除肿块,取活检后关腹。病理检查确诊...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978

0
皂荚丸治眩晕
明鸣医案:祝某,女,50岁.患者素嗜肥甘厚味,六日前因长途乘车过劳后感头晕目眩,喜静卧,动辄天旋地转,如坐舟车。耳鸣如蝉,恶心脘闷,泛吐黄浊胶粘痰涎,大便七日不解,小便黄少。诊见:面色晄白,频频咳吐胶...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11

0
皂荚丸治肺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张宇庆医案:张某某,男,70岁,农民。间断性咳嗽,胸闷二十余年。二年来咳喘呈持续性,每逢冬季加重,多次住院治疗,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十天前因受凉咳喘加重。胸部憋胀,不能平卧,咯...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畅读VIP

891

0
皂荚丸治痰浊喘息
曹颖甫医案:按射干麻黄汤证但云咳而上气,是不咳之时,其气未必上冲也。若夫本证之咳逆上气,则喘息而不可止矣。病者必背拥叠被六七层,始能垂头稍稍得睡。倘叠被较少,则终夜呛咳,所吐之痰黄浊胶粘。此证予于宣统...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01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