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
常见证候
下焦热盛牙齿焦黑:牙齿焦黑,热深不解,口干舌燥,手指蠕动,脉沉数,舌苔干而灰黑。
胃火燔齿牙齿焦黑:牙齿焦黑,上附污垢,伴咽干口渴,烦躁不眠,或腹满便秘,脉数,舌绛。
风冷客经牙齿焦黑:牙齿黄黑干燥,伴齿根浮动,腰膝痠软,脱发,脉沉弱,舌质淡黯,苔薄白。
鉴别分析
下焦热盛牙齿焦黑与胃火燔齿牙齿焦黑:两者均为热邪内竭津液所致,见于温热病后期,但前者较后者危重。下焦热盛牙齿焦黑是由于“热邪深入下焦”,热深不解,津液干涸,齿失津润,故见牙齿焦黑。辨证要点为:齿焦黑无垢,伴有欲作痉厥之症,如手指蠕动,脉沉数等。治宜咸寒甘润法,二甲复脉汤主之。胃火燔齿牙齿焦黑是由于胃热伤阴耗气,齿失滋养,则齿黑。辨证要点为:齿焦有垢,伴口渴,烦躁,腹满,或便秘等。治宜清火救胃,玉女煎主之;若有腹满便秘的可用调胃承气汤治疗。
风冷客经牙齿焦黑:本症内缘髓虚血亏,不能养齿,外缘风冷入经,内外相客,齿枯无润,故令齿黄黑,正如《诸病源候论·牙齿诸病候》所说:“风冷乘其经脉,则髓骨血损,不能荣润于牙齿,故令牙齿黯黑,谓之历蠹。”辨证要点为齿色黄黑或黯黑干燥,伴牙齿浮动,兼有腰膝痠软,脱发等肾精不充症状。治宜填精除风法,方选地骨皮散治之。
牙齿焦黑,多见于温病热极伤阴期,预后不佳。《脉经》把牙齿焦黑列为死候之一,如“病人目无精光,及牙齿黑色者,不治。”病人有阴阳俱竭,其齿如熟小豆,其脉驶者死。”又说:“病人齿忽变黑者十三日死。”“病人唇肿齿焦者死。”但只要我们谨守病机,积极治疗,或可冀有幸生者。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