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述

水疝是睾丸或精索鞘膜积液引起阴囊或精索部囊形肿物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阴囊无痛无热、皮色正常、内有囊性感的卵圆形肿物。《外科正宗》云:“又有一种水疝,皮色光亮,无红无热,肿痛有时,内有聚水,宜用针从便处引去水气则安。”


水疝可分为先天性水疝与继发性水疝两种,前者多见于婴儿,也称偏坠;后者多见于成人。相当于西医的睾丸鞘膜积液或精索鞘膜积液

病因

肾主水,脾运化水湿,先天肾气不足,或肾阳虚衰,水液不能蒸腾气化;或脾阳虚冷,运化乏力,水湿潴留,导致局部水液的正常分泌与吸收功能失调,是产生水疝的基本病因。


婴儿先天不足,或肾子下降后通道闭合不良、先天异常,水液易于下趋集注睾丸而成先天性水疝。成年人,脾肾亏虚,复感寒湿之邪,以致寒湿郁结,发为本病;或因饮食不节,酒湿内伤,脾肾受损,湿热内生,下注阴器,留恋而成;或睾丸外伤,血瘀阻塞肾络水道,也可导致继发性水疝。

症状

水疝多数为单侧性。表现为阴囊肿大,偏坠一侧,触之阴囊内有光滑的肿物,多数为卵圆形,肿胀严重时,阴囊光亮如水晶,坠胀不适。先天性水疝在平卧时挤压积液,可使之逐渐缩小,甚至完全消失。原发性水疝的阴囊皮肤正常,积液张力较大。继发性水疝积液张力不大,比较柔软。外伤引起者,有明显的外伤史,伴有睾丸肿痛。睾丸鞘膜积液因积水围绕睾丸,在患侧不能触及睾丸或附睾,只能摸到一个肿物;精索鞘膜积液时,可触及睾丸,在睾丸之上只有肿物。


阴囊或精索部发现有无痛无热的囊性肿物,透光试验阳性,穿刺可抽到液体。

治疗

一、内治法


(一)肾气亏虚

多见于婴幼儿。站立、哭叫时肿块增大,平卧时肿物缩小,肿物过大时,阴囊光亮如水晶;苔薄白,脉细滑。

辨证分析:先天不足,肾阳亏虚,肾虚气化不利,水液集注内停,故阴囊肿大,偏坠一侧,甚则阴囊光亮如水晶,站立哭叫时水液坠集渐甚,睡卧时水液渐可流散,故站立、哭叫时肿块增大,平卧时肿物缩小;苔薄白、脉细滑为肾气亏虚、水液内停之象。

治法:温肾通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二)湿热下注

多见于成年人。阴囊肿胀,潮湿而热,或有睾丸肿痛;小便赤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肝经湿热下注,蕴结于阴器,故阴囊肿胀,潮湿而热;湿热壅滞,经络不畅,故或见睾丸肿痛;热邪偏胜,扰及膀胱,故见小便赤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下注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大分清饮加减。


(三)肾虚寒湿

多见于病程长久者。阴囊肿胀寒冷,久则皮肤增厚;可有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腰酸腿软,便溏,小便清长;苔白,脉沉细。

辨证分析:脾肾亏虚,气化不利,复受寒湿,郁阻阴器,故阴囊肿胀寒冷;日久气血亏虚,局部失于濡养,故见皮肤增厚;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腰酸腿软、便溏、小便清长、苔白、脉沉细均为脾肾阳虚、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温肾散寒,化气行水。

方药:加味五苓散加减。


(四)瘀血阻络

有睾丸损伤或睾丸有肿瘤病史。能触到肿块,伴疼痛,多不能透光;舌紫黯,苔薄,脉细涩。

辨证分析:外伤致瘀,瘀血阻络,水道不利,故见阴囊内肿块伴疼痛舌紫黯、苔薄、脉细涩为瘀血阻络之象。

治法:化瘀行气利水。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二、外治法


(一)婴儿水疝或继发性水疝属肾虚寒湿证者,用小茴香橘核各100g,研成粗末,炒热,装布袋内温熨局部,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下次使用时仍需炒热,可连用3-5天再换药。


(二)继发性水疝属湿热下注者,可用朴硝250g装布袋内罨敷。或用五倍子、枯矾各10G,1天1剂,加水300ml,煎0.5小时,待适当温度,将阴囊置入药液中浸泡,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下次浸泡时需将药液加温。

结语

水疝相当于睾丸或精索鞘膜积液。其特点是阴囊皮色正常,不痛不热,内有囊性感的卵圆形肿物,透光试验阳性。分为先天性水疝与继发性水疝,应与狐疝、睾丸肿瘤相鉴别。肾气亏虚证,治宜温肾通阳、化气行水,方用济生肾气丸加减;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大分清饮加减;肾虚寒湿证,治宜温肾散寒、化气行水,方用加味五苓散加减;瘀血阻络证,治宜化瘀行气利水,方用活血散瘀汤加减。局部辨证选用药物温熨、翟敷或煎水浸泡,无效则可行穿刺抽液或手术治疗。

  • 白芷治疗睾丸鞘膜积液
    白芷,味辛性温,无毒,归肺、胃、大肠经。善通鼻窍,止疼痛。李时珍谓:“所主之病不离三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风热也;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临床常用于外感风寒、阳明经头痛、疮痈肿痛及寒湿带下等...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03

    0

  • 大建中汤治水疝(睾丸鞘膜积水)
    张德宏医案:王某某,男,29岁,1975年9月7日就诊。右侧阴囊肿大已二月,来院就诊时,睾丸肿大如鸡蛋,坠胀难忍,行走困难。患者自诉阴茎经常寒冷,且有早泄,小便频数,时有遗溺,经做透照试验,见有红色透...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854

    0

  • 威灵仙临证验案赏析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入膀胱经。辛咸走散,性温通利,有较强的祛风湿、通经络、逐痰饮作用,用治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痰饮如聚,疗效迅速。笔者于临床上应用此药,积累了点滴经验,体会到灵仙一则走窜快利,贵在开...

    四君人参

    864

    0

  • 男科病脐疗八方
    1.小茴香、炮干姜各5g,共研细末,加食盐少许,用蜂蜜或蛋清或人乳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连续贴敷7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温阳补肾,适用于阳萎。 2.露蜂房、杭白芷各...

    白术

    签约讲师

    634

    0

  • 凤翅医话——男子阴病治在肝
    作者:樊正阳按经络走行分布来说,男性生殖器所在的部位与足厥阴肝经有密切的关系。足厥阴经脉循少腹络阴器,故阴茎、阴囊、睾丸甚至是精索静脉、前列腺的问题可以考虑从厥阴主治。经言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

    凤翅

    签约讲师

    原创投稿

    畅读VIP

    598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