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简介
吴少怀(1895~1970),名元鼎,祖籍浙江钱塘(今杭州市)。济南四大名医之一。
幼入私塾,攻读经史。二十一岁就学于济南私立大同医院,得名医管竹书指教,学医六年,二十六岁开行医。解放前,曾任济南市中医师公会理事,山东省立救济院施诊所义务医生。解放后,历任济南市医务修学校中医学部副主任,济南市立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济南市立中医院院长,山东省及济南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对脾胃学说有较深的造诣,在此基础上提出“胆胃证治”的理论,补前人之未备。著有《吴少怀验方集》《胆胃证治》《吴少怀医案》等。
吴父名淦,五岁时出嗣到济南叔祖家中。叔祖名若灏,科举出身,曾任山东诸城、历城知县,定居济南。父二十三岁病逝,少怀时仅三岁,孤儿寡母,寄人篱下,备尝辛酸。七岁入学,苦读经史十余年,因不堪庶祖母之虐待,十六岁时随母亲愤然离开叔祖家,自立门户,艰难度日。后因慈母积劳成疾,数年不愈,吴师亲事汤药,深知穷人求医治病之难,遂立志学医。后延历下名医管竹书(山东诸城人)为母治病,管怜孤儿寡母,又爱吴师聪颖好学,年少有志,遂收为徒,到济南市熨斗隅私立大同医院(该院系管竹书创建,并自任院长)免费学医,六年后毕业,留院任中医师。一九二四年独立开业行医,一九四七年应聘任山东省救济院施诊所义务医生,身患胃病与肺结核,体力日衰,生活时常靠典当支撑。
吴少怀治疗鼻渊案
夏某,男,40岁,干部。1964年1月9日初诊。头痛头晕,鼻塞,流黄稠涕,不闻香臭已年余,遇冷则剧,口干,二便调。辨证:肺胃湿热久积,上蒸清窍,发为鼻渊。治则:先调肺胃。拟清肺饮加减。方药:沙参9g,...


求道
畅读VIP

83

0
吴少怀学术特点
强调治病求本吴师早年临床,重视脾胃,强调治病求本,此与他在救济院施诊所多接触贫苦病人有关。这些病人中飨飧不继、脾胃失和者占绝大多数;其他诸疾,溯本寻源,亦常与脾胃化源不足有密切关系。所以四君、六君、平...


求道

156

0
诸窍作痒案(吴少怀)
患者齐XX,男,48岁,干部,1961年8月25日初诊。患者久苦耳、目、口、鼻等窍作痒,甚则面部也痒,右胁内也痒,恶风畏光,并有头晕,头痛、耳鸣、嗜睡、饮食减少。冷食即脘痛,解溏便,里急后重,屡治不愈...


求道
畅读VIP

375

0
吴少怀胃痛医案三则
【案一】 路某某,男,38岁,干部,1961年3月16日初诊。病史:胃痛拒按,食后加剧,反酸,嘈杂,不欲食,心烦少眠,大便正常,小便黄热。检查:舌苔白厚腻,脉沉弦不畅。辨证:气滞血瘀,兼挟湿热。治则:...

茯苓

445

0
吴少怀肝郁气滞胃痛医案
【案一】万某,男,66岁,干部,1961年4月8日初诊。病史:久病胃痛,经常发作,服香燥药不效,在外地疗养,现胃呆纳少,嗳气倒饱,胃脘胀痛,右肩背也痛,大便秘结,数日一次,小便可。检查:舌苔白滑,脉沉...

茯苓
四君严选

1238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