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风从火化,湿与燥兼”考释(张鸣钟)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317

时间:2020-09-25

张从正是刘完素的私淑弟子,攻邪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远则取法乎《素问》、《伤寒论》,近则独宗于刘完素,以善于“汗下吐三法赅尽治病”称著医林。惟其“阐发河间六气病机,尝有‘风从火化,湿与燥兼’之论”,初学者,多疑惑不解,兹就我们的教学体会,略陈管见,与同道共勉。


张从正的代表著作《儒门事亲·标本运气歌》云:“少阳从本为相火,太阴从本湿上坐;厥阴从中火是家,阳明从中湿是我;太阳少阴标本从,阴阳二气相包裹;风从火断汗之宜,燥与湿兼下之可,万病能将火湿分,彻开轩岐无缝锁”。张海岑《儒门事亲校注》认为“题目《标本运气歌》之‘运’,当以‘中’为是”,遂改为《标本中气歌》。


张氏《标本中气歌》所论内容,出自《素问·六微旨大论》:“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标本中气,是以阴阳六气的理论说明人与天地形气相感的一种规律。“标”,就是标识或标志。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分别代表火、寒、燥、热、湿、风天之六气,故称三阴三阳为六气之标。“本”,就是本气。风、热、火、湿、燥、寒本身是六气变化的本气,故称天之六气为本。“中气”,就是“中见之气”,即与标气互为表里之气,也就是在本气之中可以见到的气。标本之气,各有其阴阳寒热的不同。


人生存在气交之中,因天地有非常之变,感而成病。在疾病传变过程里面,也会与六气有相应的变化。清代医家姚止庵素问经节解》释云:“三阴三阳上禀于六气,是六气者,所谓本也。本立于上,而阴阳与之相应者,见于一表一里之中。惟所见者,为阴阳表里,乃人之脏腑,所谓六气之标也”例如:“少阳者,手经之三焦,人身之相火也。然人身之有相火,非即始之于人也,盖由天有火气治之于上矣。火气治于上,少阳、三焦应于下。三焦者,相火之表也,有表必有里,厥阴心包中见焉。中见者,表里之间之谓也”余可类推。


对于“中气”,方药中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进一步释云:“中气为与本气相关或相反的气。少阳火的中气为厥阴风,阳明燥的中气为太阴湿,太阳寒的中气为少阴热;反之也是一样,厥阴风的中气为少阳火,少阴热的中气为太阳寒,太阴湿的中气为阳明燥……为什么本气之中,又可出现与之相关或相反的中见之气呢?原因之一是:六气变化到一定限度,常可向相反方面转化。例如热可以向寒的方面转化,寒也可向热的方面转化,……湿可以向燥的方面转化,燥也可向湿的方面转化……风可以转化为热,火借风威;火可以转化为风,热极生风。……原因之二是:六气本身也有个盛衰和有余不及的问题。热气有余是热,热气不及便是寒;寒气有余是寒,寒气不及便是热。燥气有余是燥,燥气不及便是湿;湿气有余是湿,湿气不及便是燥”


张氏《标本中气歌》所论内容,还本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气标本,所从不同……气有从本者,有从标者,有不从标本者也……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六气与三阴三阳,既有标本中气的区别,又有相互从化的关系。对此,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内经讲义》释云:“寒热、燥、湿、风、火之间,标本不同,所以从化关系也不同。有从本者,有既从标又从本者,有既不从标又不从本而从乎中见之气者。少阳、太阴所以从本者,因少阳本火而标阳,中气为厥阴风木;太阴本湿而标阴,中气为阳明燥金。二者都属于标本同气,故从本化,而中气也就从本气之化。少阴、太阳从本从标者,因少阴本热标阴,而中气为太阳寒水,太阳本寒标阳,而中气为少阴君火。二者均为标本异气,中气和标本之气有水火阴阳的悬殊,故本标中气都不能同化,所以两经病气的变化有从标从本的不同。至于阳明、厥阴之所以从中气者,因阳明之中气为太阴湿,燥从湿化,厥阴之中气为少阳火,木从火化。所以二者均不从标本而从乎中气”


“风从火化”,与张氏原话“风从火断”,文字稍有出入从字义看,“化”是变化,“断”是判断从病机讲,二者文义相同。风与火热的关系,刘完素认为风属木,木能生火,故“火本不燔,遇风冽乃焰”反之,病理上的风,又每因热甚而生。其云:“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凡言风者,热也,热则风动。”所以,风与火热在病变过程中,多为兼化的关系。风邪为病,刘氏创防风通圣散,一以祛风,二以泻火标本兼顾,一举两得。张氏继承其说,提出“风从火断汗之宜,”并在《儒门事亲·汗剂》,把防风通圣散列为首方,是有理论根据的。后世民间流传“有病没病,防风通圣”之说,可见此方功效之大,影响之广。


“湿与燥兼”,张氏的原话是“燥与湿兼”。“兼”,从字义看,指“同时具备或涉及”从病机讲,是“相兼同化”。湿与燥的关系,清代医家周学海读医随笔·燥湿而形同病》释云:“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亢甚皆见火化,郁甚皆见湿化,郁极则由湿而转见燥化何者?亢甚则浊气干犯清道,有升无降,故见火化也;郁则津液不得流通,而有所聚,聚则见湿矣;积久不能生新,则燥化见矣。”所以,他认为:“燥湿同形者,燥极似湿,湿极似燥也”;“燥湿同病者,燥中有湿,湿中有燥,二气同为实病,不似同形者之互见虚象也。”刘完素认为燥病多由“风能胜湿,热能耗液”而致,其性“同于风火热”,易相兼为病,治法“宜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调之。”湿病多因“火热佛郁,水液不得宣通”而致,反之“积湿成热”,二者亦可相兼为病,治疗主张用“辛苦寒药为急。”张氏根据经旨,变通师意,结合临证,提出了“燥与湿兼下之可”他认为“凡下行者,皆下法也”对燥热内结,腑气不通者,首选调胃承气汤寒下;湿热蕴结,二便不通者,首选八正散凉下;燥气独盛,胃肠干涸者,首选神功丸润下;湿气有余,烦渴肿满者,首选五苓散利下。


从“六气标本,所从不同”看,火与湿病最多。少阳从本化火,厥阴从中化火,太阳、少阴亦能化火;太阴从本化湿,阳明从中化湿,燥气不及与湿气有余,皆为湿病。所以,张氏认为“万病能将火湿分,彻开轩岐无缝锁。”此说对后来的朱震亨影响很大。他在《格致余论·序》中云:“见河间、戴人、东垣、海藏诸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于是提出了著名的“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创立丹溪学派。从而与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齐名,并称金元四大家


以上可见,“风从火断汗之宜,燥与湿兼下之可”,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张从正对六气病机的认识和攻邪祛病的主要方法。


关联词条:

  • # 黄帝内经
  • # 张子和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