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蔡晓刚:辨三经针治落枕

四君人参

浏览:467

时间:2020-09-25

落枕是一种好发于冬春季节的常见病。该病多由于患者的睡眠姿势不当、所用的枕头过高或过低以及在睡眠时着凉等,引起颈项部的局部肌肉痉挛,从而诱发颈项部疼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疾病。通常,病情较轻的患者多在一两天内即可自行缓解;病情较重的则可拖延数日乃至数周不愈。西医学认为落枕的发生与颈椎关节平坦、关节囊松弛、滑动度大等,从而使颈椎关节紊乱、滑膜充血、水肿、嵌入引起颈部疼痛活动受限。


落枕需与颈肌劳损、颈项纤维织炎、颈肌风湿病、枕后神经痛、颈椎肥大等病症相鉴别。


落枕古称失枕,在《素问·骨空论》首次论述:“失枕在肩上横骨间,折使揄臂齐肘正,炙脊中。”指出了本病的发病病位及治疗方法。清胡廷光伤科汇纂·旋台骨》中载有:“有困挫闪及失枕而颈强痛者。”中医认为落枕多与患者平素肝肾亏虚,身体衰弱,气血不足,循行不畅,筋骨萎弱;或颈项旧伤不愈,或睡姿不良、疲劳过度;或颈肩裸露外感风寒致经筋不舒,气血凝滞、僵凝痹阻不通则痛。


针灸取悬钟穴。头部转动受限,肩关节不能高举,疼痛点位于脊柱、肩胛处、肩髃手阳明经筋循行线上者加取三间穴。颈部作痛拘紧,颈不能向两侧顾视,牵引并绕肩胛的手太阳经筋症,可加后溪穴。疼痛、僵硬感由后项向肩部、上臂外侧放散为手少阳三焦经筋症,当加取中渚穴。令患者取舒适仰卧位将健侧悬钟穴暴露,患侧手微握拳,常规消毒后45度角针尖向腕关节方向各穴斜刺1寸,施以捻转、提插、震颤相结合的手法激发悬钟穴针感向膝关节方向,三间穴、后溪穴、中渚穴向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传导,同时令患者头部缓慢的、由小到大的左右、前屈、后仰头部。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后加强手法一次即可起针。


遵“腧主体重节痛”“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之训,取循行过颈项部的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的腧穴三间穴、中渚穴、后溪穴,施术使气至病所收舒经通络、散瘀止痛、调和气血之功,再配具有疏解少阳经筋,善治颈项强痛,活动受限之症的悬钟穴,辅以留针期间患者自行颈部活动,促进受损局部气血运行加速,共同达到“经气通畅,通则不痛”之效。

关联词条:

  • # 落枕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