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彭坚:双和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蒲辅周经验方)

四君人参

浏览:723

时间:2020-09-14

《金匮要略》“胸痹”篇中,有多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剂,为后世辨证治疗该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多年以前,在岳美中邓铁涛等老中医的大力推荐下,验方“参三散”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而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则是中成药丹参滴丸。作为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药方,我最赞赏的则是蒲辅周先生的双和散,多年来运用于临床,感觉疗效颇佳。其方为:


人参90克、丹参30克、三七15克、鸡血藤15克、血竭15克、琥珀15克、菖蒲60克、远志15克、茯神30克、香附子60克。制成散剂 ,每日3次,每次2克,灌成胶囊,则每次5粒,饭后开水送服


方中以人参一味为君药,剂量独重,大补心气;丹参鸡血藤二味为臣药,养血活血;三七琥珀血竭三味为佐药,化瘀止痛;远志、菖蒲、香附子、茯神四味为使药,化痰开窍,调气安神,这四味药,又暗合《千金要方》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交感丹在内,共同交通心肾,定志宁心。


方中既借助人参改善冠心病心肌劳损、供血不足,又借助养血活血药作用于血管壁,缓解痉挛,溶栓止痛,再借助化痰通窍、理气安神药,以消除冠心病患者焦虑、失眠等神经失调的症状。全方重点突出,布局全面,意在以补心气作为补法的核心,待心气充足,则能够推动血行;血行通畅,则痰瘀可化解于无形。本方不以扩张血管、冀以止痛为唯一目的,而是心肌、血管、神经三者兼顾,考虑周全,可持续运用。诸般设想,均富含深意。


心得体会:冠心病的形成,与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光看到血管壁硬化这一点,它的形成,必定与心肌的劳损、缺血有关,与心脏神经紊乱有关。心肌推动无力,血流也就缓慢,从而导致瘀滞。就是中医常说的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的道理。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三味药组成,其构方思路,着眼于血管壁,着重在治疗,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的作用,但是,其中的冰片属于芳香走窜的化学合成药,开破之力很大,久服耗气伤阴,最终不利于身体。故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如果胸前区不痛、不常痛、不剧痛者,不宜用作常规药物天天服用。参三散则用人参益气,以保护心肌,配以三七丹参活血,作用于血管壁,通过益气活血达到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双和散则在参三散的补气活血基础上再加菖蒲、远志香附子、茯神化痰理气,有很好的调整心脏神经紊乱的作用,比以上两方设计更加全面,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不频繁的情况下,最适合预防、保健、治疗之用。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