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湿郁生热治验
胃脘痛已三年有余,呈阵发性剧痛,痛渐去胀渐起,胀渐消痛渐作,如此周而复始。大便时干时稀,有粘液。食欲不振,口苦,舌质红、苔厚白而干,脉寸关沉滑、尺浮滑。
证解:湿性粘滞缠绵难愈故三年之久不得解,湿郁而气阻则胃脘剧痛,湿渐移而气渐至,气渐消而湿渐起,故痛胀周而复始。湿滞于胃肠故食欲不振、口苦、大便干稀不均、有粘液便,湿瘀久而势必生热故舌质红、苔厚白而干,脉寸关沉滑、尺浮滑。
处方:红藤 公英 金钱草 赤芍 大黄 茵陈 茯苓 元胡 忍冬藤 郁金 陈皮 半夏
方解:以赤芍红藤公英金钱草大黄忍冬藤茵陈甘凉清热之品:清其热、祛其湿、逐其瘀、通其气,湿去热清瘀逐气通则脏腑和,再用元胡郁金陈皮半夏茯苓健脾理气解郁镇痛以安其情。
热去湿除而气自行则胀消痛解。故服九剂而体安。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张红军,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