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阳明之合病

四君人参

浏览:792

时间:2020-09-01

太阳的开机打开后,体内的阳气就源源不断地外出,使机体处于春夏生发状态,阳气的各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新陈代谢谢功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当阳气生发到一定程度,体内阳气随之减少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机体就会进入收藏阳气和阳气蓄养阶段。此时机体处于秋冬收藏状态,这一过程就是阳明主合的过程。合是指阳气的合闭,不使其进一步生发和进一步减少。


当阳明的合机发生障碍时,合的病变就发生了。合病也有太过和不及。


合的不及,指阳气该收不收,该降不降;由于阳气还在外出,所以临证就会见有热和不降的表现,《伤寒论》中的阳明经证和阳明府证均属此类。


经证主要表现为热,府证主要表现为不降,二者均是阳明病的特征。


阳明经证表现为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和发黄等症状,根据其发病机理,治疗是让阳气清降收藏起来,具有此功能的方剂白虎汤栀子豉汤茵陈蒿汤等类方。如《伤寒论》176条说:“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阳气应合而内存,由于阳明合机障碍,阳气外出不止,出现“表有热,里有寒”的病理状态,仲景用石膏知母以清降阳明外盛之热,用炙甘草益气补中以回内损之阳。


阳明燥热内盛,府气不通,痞满燥实内结,根据邪热微甚、津伤轻重和燥屎停留部位等不同,临证会有攻下、润下和导下的不同治疗方法,其代表方剂承气汤麻子仁丸蜜煎导等类方。


阳明合病太过,指阳气的不足或阳气外出之机受寒湿困阻,生发和外出不能,阳明中寒病证就发生了。阳明病,“不能食,名中寒”。伤寒论191条说:“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226条也说:“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代表方为吴茱萸汤

关联词条:

  • # 伤寒论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吴建华,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