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针灸治黄疸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424

时间:2020-09-03

主治病名 黄疸 

 

歌诀 黄疸病因不一般,阴黄阳黄分热寒,中脘后溪劳宫刺,腕骨至阳针便安。       


穴位介绍

中脘:在脐上四寸。 后溪:在手小指,外侧。木节后陷中,握拳取之。      

劳宫:在手掌心,屈中指无名指之间取之。

腕骨: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      

至阳:在第七椎下。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金鉴,注:黄疸一证,乃湿热郁久,外发肌肤而然也,其侯徧身面目皆黄,甚则深黄,面如烟熏之状。其中又有阴阳之别,如面红口渴尿赤,色亮身热者,乃脾家湿热,此阳黄也,口不渴而色暗黄其身冷如冰者,乃脾肾寒湿,此阴黄也。阳黄一证,原因湿热而成。阴黄者,乃脾湿肾寒,两虚而成者此最为危侯。 医疗案例       


【案例二】:董先生:61岁,江苏海州人,住台北市爱国东路,患黄疸病,眼珠变黄,所著内衣,均成黄色。于民国五十五年秋,来所求治,经施针上穴,渐次而愈。        


【案例三】:沈小姐,5岁,河南人,住台北县永和镇水源路,患黄疸病,面黄、身黄、小便黄赤,于民国56年元月18日,邀余前往诊冶,经施针上穴,只1次霍然而愈。

关联词条:

  • # 黄疸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