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厥案(彭德初)
曾XX,男,50岁,业屠宰。
1972年冬天清晨宰猪完毕,举觞畅饮,回家后即呕吐甚剧,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昏睡鼾声,舌淡苔白,脉象微弱无神。察其病因,乃酒伤中阳,胃失和降,元气大伤,阳脱堪虞,急与葛花解醒汤加枳椇、附片、人参以补虚扶阳,温中降逆。一剂即苏,三剂即康复如常。
[原按]酒,质阴而性阳,故暴饮则目赤面热,近似“戴阳”,酣饮则中气被劫,大汗阳脱,久则性去而质留,阳盛者多化湿热,阴盛者多化湿寒。若人之脾胃正气不虚,则隧饮随化,不致成疾。但长期任意纵饮,则水湿阴邪容易损伤脾胃阳气,治疗常以温中利湿为法。方用参术补脾气,干姜温脾阳。湿性粘滞,故以豆蔻、木香、青皮、陈皮芳香以化之,二苓、泽泻淡渗以利之。葛花,枳椇消酒积,神麯、砂仁醒脾气。复合参附者,是因元气大伤,肢厥阳脱之故。
[编者按]因酒致厥,乃上盛下虚之患。酒质属湿,酒气属热。所谓上盛者,酒毒所聚也,所谓下虚者,阳气欲脱也。主治者以葛花解醒汤解上盛之酒毒,以参附温下脱之阳气,虚实并举,卓然取效。其中枳椇尤为解毒之妙品,传说口含此物,多饮不醉。
版权声明:
(彭德初,《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二,第228页,湖南科技出版社,1981年5月版)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