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头痛如裹心烦乱 至阴刺血即安然

四君人参

浏览:681

时间:2020-08-25


【穴性特点】


《会元针灸学》云:“至阴者,足太阳之根,深通于少阴也,以阳而至阴分,由独阴斜交于涌泉,故名至阴”。可知,足太阳膀胱经至此,经至阴穴贯涌泉穴而入肾及冲、任、督、带诸脉,所以本穴用于治疗肾、胞宫及冲任督带之疾患。


至阴穴乃足太阳膀胱经井穴。以“至阴”二字名其末穴,谓本经之气,由此复行于阴分也。足阳明之经气由此穴汇流入足少阴肾经,阳尽阴至,即《素问·阴阳离合篇》所谓“太阳根于至阴”之义也。因此至阴又是远部取穴、上病下治的常用穴,头面部诸疾均可选用,所以《肘后歌》有:“头面之疾针至阴”之说。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胎盘滞留等妇科疾用,另外还用于治疗因肾气不足而致的小便淋漓或频数、遗尿水肿等症。


现代临床常艾灸至阴用于矫正胎位,成功率高。笔者常取此穴用治头痛,疗效迅捷。


【操作技法】


消毒三棱针快速点刺至阴穴后,挤出数滴紫红色瘀血即可。


【诊疗现场】


神经性头痛又称紧张性头痛,是神经内科的多发病,目前发病原因及机理不清,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效果不一。根据“上病下治”的原理,重用至阴穴治疗本病有显著的疗效。


王某,女,45岁,因反复发作头痛2年半,加重1周前来治疗。患者每当情绪波动或失眠、劳累后发作,需要服用止痛药方能缓解。1周前因与同事发生口角,回家后即寡言少语,善太息,夜不能寐。第2天出现头痛、头晕、腹满不欲食,闭目不愿睁。头痛逐渐加重,服用药物后仍不能缓解。脑血流图、CT扫描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头痛


治疗处方:至阴少泽百会,重用至阴穴。刺法:先将至阴穴点刺出血,百会向后平刺约1寸,留针20分钟 ,其间将少泽点刺出血。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患者治疗1次后症状即有所缓解,治疗4次后痊愈。

关联词条:

  • # 至阴
  • # 头痛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侯中伟,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