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Bā Jiǎo Huí Xiānɡ

别名

舶上茴香(《脚气治法总要》),大茴香(《卫生杂兴》),舶茴香、茴香八角珠(《纲目》),八角香、八角大茴(《本草求真》),八角(《本草求原》),原油茴(《药材资料汇编》),大八角(《药材学》)。

来源及植物形态

八角茴香,始载于《本草品汇精要》。为八角科常绿乔木植物八角茴香 lllicium verum Hook. F . 的果实。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八角茴香lllicium verum Hook. F.

采制

每年采收2次,第1次为主采期,在8~9月间,第2次在翌年2~3月间。采摘后,微火烘干,或用开水浸泡片刻,待果实转红后晒干。


炮制:筛去泥屑种子,拣去果柄杂质。


本草蒙筌》:"盐酒炒用。"

性味归经

性味:辛甘,温。

①《品汇精要》:"味辛甘,性温。"

②《本草蒙筌》:"味辛,气平,无毒。"

③《本草通玄》:"性热。"


归经:入脾、肾经。

①《本草蒙筌》:"入心、肾、小肠、膀胱。"

②《本草求真》:"入肝、膀胱、小肠。"

③《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能主治

温阳,散寒,理气。治中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


1.八角茴香功类小茴香,亦能温散肝肾之寒,治疗疝气疼痛、睾丸偏坠之证。古方每两者同用,如《本草纲目•卷二十六•蘹香》转引《仁斋直指方》方,治小肠气坠,本品与小茴香同用,并配乳香少许煎服。亦可以八角茴香荔枝核同炒研为末,用酒送服。此外,或配川楝子乌药等以行气,或配吴茱萸肉桂等以温里,可随证配伍。


2.八角茴香亦能温暖腰膝,治疗肾虚腰痛。如《本草纲目•卷二十六•蘹香》转引 《简易方》方,治腰痛如刺,以本品炒研末,盐汤下;又引《活人心统》思仙散,以其配杜仲木香,水酒煎服,亦治腰痛如刺。


3.本品兼能理气开胃,可治脘腹冷痛、呕吐食少,常与木香砂仁干姜等同用。或用作调味品。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1.《得配本草》:多食损目发疮。

2.《会约医镜》:阳旺及得热则呕者均戒。

各家论述

1.《品汇精要》:"主一切冷气及诸疝疗痛。"


2.《本草蒙筌》:"主肾劳疝气,小肠吊气挛疼,干、湿脚气,膀胱冷气肿痛。开胃止呕,下食,补命门不足。(治)诸瘘,霍乱。"


3.《医学入门》:"专主腰痛。"


4.《本草正》:"除齿牙口疾,下气,解毒。"


5.《医林纂要》:"润肾补肾,舒肝木,达阴郁,舒筋,下除脚气。"


6.《本草求真》:大茴香,据书所载,功专入肝燥肾,凡一切沉寒痼冷而见霍乱。寒疝、阴肿、腰痛,及干、湿脚气,并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服皆有效。盖茴香与肉桂吴茱萸,皆属厥阴燥药,但萸则走肠胃,桂则能入肝肾,此则体轻能入经络也。必得盐引入肾,发出阴邪,故能治疝有效。余细嚼审八角茴味,其香虽有,其味甚甘,其性温而不烈,较之吴茱萸艾叶等味,更属不同,若似八角大茴甘多之味,而谓能除沉寒痼冷,似于理属有碍。盐水炒用,得酒良。

按语备注

八角茴香除作药用外,亦为调味的常用品;从大茴香提取出来的大茴香脑再合成大茴香醛、大茴香醇,是牙膏、牙粉、香皂、化妆品用香精的原料。


八角茴香同八角科木本植物莽草Illicium lanceolatum A. C. Smith.的果实,外形与八角茴香相似,有毒,若误作八角茴香应用,可导致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惊厥抽搐等症状,应予注意。两种果实的鉴别点是:八角茴香的蓇葖果通常是8个,先端较钝,果柄弯曲;莽草的蓇葖果10~13个,先端渐尖,并向后弯曲,果柄平直,且常易脱落。八角茴香果实饱满、肥大、有光泽;莽草果实干瘪瘦小、无光泽。八角茴香味甜;莽草果实味淡,久尝麻舌。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