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政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案(赵晰)
患者男性,23岁,2014年3月1日初诊。
主因双下肢紫癜、尿检异常1 a就诊。既往紫癜病史3 a,对鱼类及海鲜类过敏。患者2011年发现下肢紫癜,就诊于天津某三甲医院,查尿常规:尿蛋白(Pro)2+,隐血(BLD)1+,经住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未用激素,对症治疗后症状减轻。2 d前患者于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查:尿常规Pro3+,BLD1+;24 h尿蛋白定量1.52 g/24 h,遂就诊于黄教授门诊,刻下症见:偶有乏力,口干口苦,腰酸,周身未见紫癜,舌红苔薄,脉细数,大便每日1次,小便色深。中医诊断:血尿,辨证:血热内蕴,外感风邪;治宜:疏利少阳,散风活血。方用:蝉蚕肾风汤加减。
处方:柴胡15 g,黄芩10 g,蝉蜕10 g,白僵蚕10 g,防风10 g,赤芍15 g,萆薢15 g,土茯苓30 g,车前子15 g(包煎),紫草30 g,白茅根30 g,甘草10 g,鹿含草15 g,连翘15 g,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诊(2014年3月8日):乏力减轻,口苦减轻,未见紫癜,小便色深,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尿常规:Pro2+,BLD2+,红细胞(RBC)20/μL,前方去土茯苓、萆薢,加豨签草15 g,鸡血藤15 g,茜草15 g,益母草15 g,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3诊(2014年3月15日):症如前述,未见紫癜,小便色正常,舌红苔少,脉细数。24 h尿蛋白定量1.37 g。前方去鹿含草、连翘、车前草加石菖蒲10 g,益智仁15 g,熟地黄12 g,当归12 g,覆盆子15 g,水煎服。后以上方加减续服1月余,诸症缓解。
按:过敏性紫癜属于中医学“血证”的范畴,其病机为风、湿、热毒之邪夹杂,络伤血则血外溢。早在清代,温病学派创始人叶天士就指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思想,即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控制病势发展。黄教授认为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其病机可以认为是患者素有血热内蕴,外感风邪或食物有动风之品,风热相搏或热毒炽盛,灼伤血络,以致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内迫胃肠,甚则及肾,引起便血、尿血。血不循经,则瘀阻络脉。故在治疗时,以疏利少阳、散风活血立法,方用蝉蚕肾风汤加味。蝉蜕与白僵蚕合用疏风解毒,化瘀散浊;鸡血藤、茜草化瘀生新散邪,益母草、土茯苓化浊利湿解毒;温病多伤津耗液,因此在整个热病的发展过程中,顾护津液非常关键。方用熟地黄、当归、覆盆子滋阴固摄。加味柴胡、黄芩以疏利少阳。
黄教授认为在温病学中存津液是非常重要的。存津液是有层次的,开始的时候主要伤及肺胃之阴,一般选用顾护肺胃方药;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增液阶段,伤津液主要在上、中焦,但是已经有向下焦传变的过程;进一步伤阴则应选用滋阴养血潜阳益气之法。黄文政教授对温病学最大的体会是,一个是存津液,一个是透邪外出。
版权声明:
赵晰,李蔓,王耀光,等.黄文政教授运用透邪存津法治疗温病经验[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3):180-182.
作者赵晰(1984-),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
发布评论:
字数统计 |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