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汉:四神丸加减治疗五更泻案
刘某,男性,时年54岁。
腹泻6月。
【首诊证候】
6月前因进食不洁后出现腹泻,时间集中于天亮之前,4-5次/日,不成形,黏腻,少许腹痛,纳呆,口干口苦,饮水量偏少,眠易醒,多梦,怕冷,腰酸,小便调。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
【辨证论治】
治法:健补脾肾,清热化湿止泻。
处方:煨葛根15克、栀子10克、炙甘草5克、熟党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5克、厚朴10克、佩兰15克、肉豆蔻10克、补骨脂10克、牡蛎15克、首乌藤15克,7剂,日1剂。
【随诊过程】
二诊:
腹泻较前减,2-3次/日,大便黏腻,神疲减,夜尿2--3次,少许口干,饮水一般,眠欠佳。
三诊:
腹泻基本缓解。
按语:
辨证思路:患者腹泻,大便黏,伴腹痛,口干口苦,饮水量少,结合苔薄黄,考虑为湿热下注为标,但是患者底子本虚,病程日久,又有怕冷,腰酸,腹泻集中于晨间等表现,考虑为脾肾阳虚,不能固摄所致泄泻,总的来说,患者病症属于虚实夹杂。叶师运用四神丸加减求本治标,方中补骨脂补命门之火,以温阳脾土,肉豆蔻温中涩肠,五味子固肾涩肠,煨葛根升阳止泻,党参、麦冬配伍五味子取生脉散之意益气生津,厚朴、佩兰芳香化湿醒脾,牡蛎、首乌藤安神助眠,少佐栀子清热;二诊时患者腹泻次数减少,大便仍黏腻,去清热之栀子,加用肉桂温肾助阳,陈皮加强健脾行气化湿之功。
临证经验:本案腹泻以湿邪下注为标,但是就病程的长短而言,此患者久病,泄泻,正虚标实,存在腰酸、怕冷等症状,所以存在两个方面原因,一为脾肾阳虚,火不能暖土,导致土疏而不能制水导致泄泻;二为存在湿热下注,治疗上加用清热化湿之品,泄泻能止。
版权声明: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东莞市中医院,指导专家:叶小汉 主任中医师】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