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简介

严世芸(1940- ),浙江宁海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副组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等。他的学术研究方向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国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及学术经验等。曾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2次等,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2020年获得第五届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



人物简介


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卫生部医学教育政策谘询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


严教授长期钻研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创新构建藏象辨证论治体系、中医学方法论、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和基础、高等中医药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主编专著和教材近30部,发表论文70馀篇,承担各类各级课题 30 多项。他领衔编撰首部中国历代典籍研究巨著——《中国医籍通考》,填补医史文献学术空白,开创了中医学术发展领域。


中医药国际化领域,严教授致力於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制定、教育推广和国际交流。严世芸教授自2016年起为《世卫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的中英文草案编撰工作担任项目技术总顾问,项目草案於2018年进入全球评审阶段。总括而言,严教授主导传统医学疾病分类、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等国际标准的制定,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对中医药的认可和运用奠定基础,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严教授曾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奖项。



年历

学术职务


1、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会长

3、上海市名中医

4、全国名中医继承班指导老师

5、《辞海》中医学科主编

6、上海市中医学术发展专家组组长

7、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

8、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名誉客座教授

9、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

10、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原院长

1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

12、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13、全国中医药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14、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1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药学评审组副组长

16、全国中医药名词术语审定委员会委员

17、上海市卫生改革与发展专家咨询组成员

18、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会长

20、上海市医学会医院管理学会副会长

21、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管理学会顾问


研究成果


临床医药方面:擅长中医内科,对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目前主要负责研究的项目:中医学术思想史、中医中药治疗心律失常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脏象辨证论治体系研究、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证候、治法三部分)、国家标准“中医病征分类与代码”、上海市医史文献学重点学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重点学科、中医综合心脏康复对急性心梗后心室重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强心饮防治慢性心功能不全MMP1T RIMP3调节机制研究等。编写出版《中医历代各家学说》、《中医学术史》、《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人才学》、《中国医藉通考》、《中国医藉大辞典》、《内科名家严苍山学术经验集》、《增辑汤头歌诀与续集》、《张伯臾医案》、《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等专著26部。发表《祖国医学的继承、渗透和发展》、《急性心肌梗塞中医治疗》、《论历代名家滋阴法概要》等论文30余篇。在教学改革上,领导学校在中医院校中率先推行了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实践证明:学分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适合当代社会对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多规格、多模式人才。


获得奖项


1999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曾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教育成果一等奖、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科技成果二等奖2次。

2020年5月7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其“上海市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称号。

2020年获得第五届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

2022年2月,入选第四届国医大师拟表彰人选名单。


社会职务


现为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顾问,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高等中医药学校教学名师,全国名中医,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全国名中医继承班指导老师,《辞海》副主编,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名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名誉访问教授,英国伦敦都市大学荣誉博士,泰国华侨崇圣大学荣誉博士。

  • 柔石潘天寿的生死挚交,为鲁迅治病的海上名医严苍山
    严苍山(1898~1968),黄坛严家人,名云,字苍山,精医术、擅书法、工诗文、能绘画。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初随父学医,1924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承丁甘仁先生。1927年和秦伯未...

    求道

    畅读VIP

    697

    0

  • 严苍山辨治痹病二则 (附:太阳炷燎方)
    谷某  男  37岁初诊:因工作入水3日,寒湿之邪,侵袭关节,遂酿成着痹。脉迟畏冷,两下肢麻木不仁,行履乏力,关节肿痛,大便溏泄。分明寒气过甚,脾胃之阳大伤,所以血脉不流,肌肉麻痹,酸软不举也。法当大...

    求道

    畅读VIP

    415

    0

  • 严苍山辨治咳嗽提纲
    一、引言咳嗽为常见疾病之一,也是最普通的病种之一。人人都生过,人人都识得。说它轻,可使你夜不安眠,食而无味,言而气急,久咳也可以成痨。说它重,有些患者不服药也会自愈。故祖国医学内科学中关于咳嗽一病,分...

    求道

    畅读VIP

    400

    0

  • 严苍山温病经验
    严苍山(1898~1968),上海已故著名老中医,温病学家,擅治伤寒、温病,临床经验丰富,见解独到。严氏擅治温病,既有丰富经验,又有独到的学术见解,他认为伤寒和温病是根叶相连,不可分割,对叶桂“辨营卫...

    求道

    畅读VIP

    545

    0

  • 严苍山治张某嬉笑不休案
     张××  女  33岁    初诊  本月十日于工作时间因小故突然发笑,不能自制,继且厥而成痉,约20分钟而醒。不料昨日又连发3次,时间均较长,发时四肢冷,发后头晕力乏,胃纳不佳,胸中闷,小便短赤,...

    求道

    畅读VIP

    333

    0

  • 严苍山的新定和营醒脾汤
    [组成]酒炒当归9g  酒白芍9g  北沙参9g  甜冬术9g  淮山药9g  炒扁豆9g  炙甘草2g  白茯苓9g  稆豆衣6g  炒谷芽9g  制首乌9g  陈木瓜6g。[功效]养血舒筋,健脾和...

    求道

    畅读VIP

    455

    0

  • 严苍山的新定葛根栀豉汤
     [组成]粉葛根6g,黑山栀6g,淡豆豉9g,天花粉6g,薄荷叶(后入)3g,荆芥穗6g,甘菊花6g,冬桑叶6g,炒黄芩6g,广郁金6g,玉枢丹(化服)2g。上药毋多煎,勿泄气,取汁热服。[功效]宣透...

    求道

    畅读VIP

    399

    0

  • 丁氏内科严苍山学派特点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今年3月启动了丁氏内科严苍山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严苍山基地代表性传承人为严世芸、潘华信、潘华敏教授。  基地传承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严苍山先生。严苍山(1898-1968...

    求道

    畅读VIP

    446

    0

  • 严世芸“圆机活法”治疗胸痹临床思维浅析
    严世芸教授为国内著名中医文献学专家、 中国中 医科学院中医传承博士后导师、 全国名老中医学术 思想继承班导师。 其出生于中医世家, 自幼受先父海 上名医严苍山先生医训, 后又师从中医泰斗张伯臾、 国医...

    求道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19

    0

  • 严世芸教授治疗虚劳医案一则
    患者彭莉,女,因“重症心肌炎”于2016年1月26日收治于心胸外科监护室。该患者为我院首例运用ECMO治疗的重症心肌炎的患者,因其病情急剧恶化,住院期间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心包填塞等危重情况。经医院各...

    求道

    畅读VIP

    950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