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四满 Sìmǎn,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髓府、髓中。四即第四,满即充满,此穴为肾经入腹的第四穴,肾经之气至此已充满,又因此穴可治腹部四周胀满,故名四满

经属

足少阴肾经,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

仰卧,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取穴法:

仰卧位。从肚脐向下量2横指(拇指),再自前正中线旁开量半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血管分布同大赫。为第十一肋间神经分布处。皮肤由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前皮支重叠分布。穴位与腹腔内相对的器官是大网膜、小肠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有酸胀感。宜缓慢进针,以免伤及大肠


灸法艾炷灸或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按摩:按揉四满穴可治腹痛便秘、腹泻、月经不调等疾病。

功能与主治

功能:理气消胀,调经种子。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产后恶露不尽,遗精小腹痛,脐下积聚疝瘕,水肿


配伍

《千金方》:四满然谷,主大腹石水。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冲脉、足少阴之会。


《针灸甲乙经》肠澼,泄切痛,四满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四满主子藏中有恶血,内逆满痛,疝。月水不利,奔豚上下并无子,灸四满三十壮。


《针灸大成》:主积聚疝瘕,肠澼大肠有水,脐下切痛,振寒,目内眦赤痛,妇人月水不调,恶血痞痛,奔豚上下,无子。


《针灸聚英》:目内眦赤痛。


《循经考穴编》:男子遗精白浊,妇人血崩月病,恶血痛及小便不禁,气攻两胁疼痛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