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Xī Huánɡ Cǎo

别名

熊胆草、血风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土黄连(《广西中草药》),四方蒿(《全展选编·传染病》),香茶菜(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及植物形态

溪黄草,始载于现代《粤北草药》。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溪黄草Rabdosia serra ( Maxin. ) Hara 和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Ham. ex D. Don)Hara的全草。溪黄草产于东北、华东及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等地。 线纹香茶菜产于广东、海南、广西、江西等地。


溪黄草Rabdosia serra ( Maxin. ) Hara


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Ham. ex D. Don)Hara

采制

夏秋采收,晒干;鲜品随时可采。

性味归经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胆;大肠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癃闭,跌打瘀肿。


1.溪黄草能通利下焦水湿。治疗小便不通、癃闭等,可配石韦车前草等。


2.溪黄草善清肝胆湿热,退黄疸,常用以治疗肝炎、胆囊炎引起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可配马鞭草车前草半边莲等;急性胆囊炎可配郁金龙胆草等。两者均可配伍茵陈,以加强清肝利胆退黄之功。


3.溪黄草能清肠道湿热,治疗急性湿热泄泻、痢疾,可配黄连马齿苋等。


此外,溪黄草尚有凉血散瘀作用,治疗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单味水煎兑酒内服,并用鲜草捣烂外敷。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搽。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各家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退黄。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


2.《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肝利胆,退黄祛湿,凉血散痰。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肿。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