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痛风医案一则

王家祥

签约讲师

浏览:1225

时间:2020-08-17

陶某,男,58岁。2011年4月21日初诊,述昨晚10时许即感左足背疼痛,状如虎食其骨,切夜未眠。其表情痛苦,眉头紧锁。双手紧抱左踝部,全身时而颤抖。左足背红肿煊热。口苦咽干,脉弦而数。此乃肝郁化火也,急点左足之太溪穴、太冲穴。取泻南补北,滋阴涵木之意。约两分钟即感疼痛大减,予外敷痛风散。次日复诊,红肿以消大半,左足还有轻微疼痛,复用前法,二次而愈。


我临床治疗痛风大部分病人是以外敷药为主,内服药都很少。此患者是我院领导,其不愿内服药。痛风治疗大多不用手法,其实有一种手法,我们称之为破法,大多疼痛严重者术后症状即可明显减轻。


痛风以红肿、热为主者,大黄效果显著。外用亦是一样的。我一位老师治疗此病就用大黄一味药用蜂蜜调敷,效果亦是很好。不过个人临床后发现单用大黄仍有不足,故而配制了痛风散。但我临床时在此基础上视病情在痛风散的基础上加药。(一些中药单独打细粉备用)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王家祥,已授权四君发表使用,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四君期盼您的投稿,共建专业中医数据库。投稿文章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邮件标题为文章名+作者+联系方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