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当归止咳

四君人参

浏览:490

时间:2020-09-01

神农本草经》上有一句关于当归治疗咳喘的话,就是当归“主咳逆上气”。


关于“咳逆上气”的较早记载首见于《素问·五脏生成篇》:“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其“咳嗽上气”即“咳逆上气”。《诸病源候论·咳逆候》也说:“咳逆者,是咳嗽而气逆上也。”其实,咳逆指病证的表现;“上气”指气上逆的病机


咳逆上气临床上有实证和虚证之别。实证是由于肺实气闭所致,主要症状为喘咳胸满、呼吸迫促、不能平卧、痰多粘腻、脉滑有力等;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所谓的皂荚丸证就是实证。虚证是由肺肾气虚、肾不纳气所致,主要症状为咳喘面浮、脉浮大无力等。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这里主要来说当归治疗咳喘的作用。自《神农本草经》提出当归"主咳逆上气”以来,其后各家本草多宗其说。如《神农本草经疏》谓当归“甘以缓之,辛以散之润之,温以通之畅之……为补血活血要药,故主咳逆上气也”。《本草汇编》认为,“当归血药,何治胸中咳逆上气?按当归其味辛散,乃血中气药也,况咳逆上气,有阴虚阳无所附者,故用血药补阴,血和而气降矣”。《本草经解》认为“其主咳逆上气者,心主血,肝藏血,血枯则肝木挟心火上刑肺金,而咳逆上气也。当归入肝养血,入心清火,所以主之也”。《本经疏证》也认为当归治疗“阳气踬于上焦血分,则呼吸迫促,为咳逆上气”的病证。


总之,咳逆是气机上逆所致。肝属木,肺属金。当肝脏阴血不足时,内藏之相火不能潜藏,就会逆而上行犯肺,引发咳嗽、气喘等病证;当归味“辛以润之”,甘补油润以补阴血;肝血充足,相火被敛,回归原位,肺气肃降,咳喘自止。《本草从新》说当归“治虚劳寒热咳逆上气”,一语道破了当归治咳喘的玄机。另外,津血同源,痰瘀相关。血瘀亦可阻滞气机,影响水液的代谢谢输布,而令水聚生痰成饮;痰饮反过来又阻塞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病程日久,瘀血痰饮相互胶结阻滞,使肺气失于宣肃而致“咳逆上气”。再者,肺与大肠表里,若肠腑血虚津枯肠燥,大肠传导失司,腑气不通,肺气不降,也会上逆为咳;当归能养血补血润肠通便,使腑气自通、肺气自降,进而使咳逆自止。


当归止咳的方剂有很多,如苏子降气汤、金水六君子汤百合固金汤等。它们都是用当归补阴血以敛相火从而治疗咳喘证的。


咳嗽为临证常见的病证,一般经中医中药治疗都会预期而愈。但有部分患者,常常治之非易,虽经辨证论治也未能奏效。若于方中加入当归,竟获显效。如患者朱某,女,36岁,自2年前生产后,每在行经后就出现干咳、气急等症状,约7--10日症状自行缓解。经止咳平喘等药物治疗多次均没能取效。患者发病时,多伴有午后低热、咽干口燥等症状,月经量少、色鲜红,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肺肾阴虚,气逆而咳;治法滋肾润肺,肃肺止咳;方拟六味地黄汤加减,服药7剂。2个月后,患者再次要求治疗经行咳嗽,说前方未能获效。找到前方观看,并未觉得用药有什么不妥。是什么原因没能取效呢?忽然想到《本经》关于当归“主咳逆上气”的记载,随即在原方中加当归30g,嘱再服药7剂。1个月后患者述咳嗽气急症状大减,伴随诸症也明显好转;效不更方,按加当归方再服7剂,后经观察证实,病愈。

关联词条:

  • # 当归
  • # 咳嗽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吴建华,来源华夏中医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共建专业中医数据库。投稿文章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邮件标题为文章名+作者+联系方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