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略谈透穴

四君人参

浏览:723

时间:2022-09-28

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玉龙歌》的注解中,介绍了14种“一针两穴世间稀”的治法,是该歌诀中最宝贵的部分,大凡读过《玉龙歌》的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在临床上往往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针透两穴”,就是把针剌入某穴位后,将针尖斜剌或直刺抵邻近的穴位或经脉,又称“透穴”或“透经”,是针灸治疗上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法。由于它容易获得较强的针感(得气),所以对一些顽固性的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值得我们重视、研究和发扬。


我在临床上,采用太阳穴或悬颅穴透率谷,治疗数十例顽固性偏头痛,无不针到痛止。例如李某,女,39岁。患偏头痛8-9年,发时剧烈刺痛,常从眼眶部开始,向半侧头颞部扩散,每次发作则长达数小时或数日,屡服中西药未见显效。遂针太阳率谷,5分钟痛止,留针半小时。每天1次,连针3天,病获痊愈,随访年余,未见复发。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胁痛,我用阳陵泉阴陵泉大都应针取效。如犬某,男,32岁。右侧胸胁痛已10余天,深呼吸及咳嗽时痛更甚。即取阳陵泉阴陵泉,用泻法,不到3分钟即感胸胁内空爽,疼痛若失,令其深呼吸亦不感疼痛,乃留针半小时起针,一针而愈。


其他如地仓颊车攒竹鱼腰昆仑太溪犊鼻透膝眼、间使支沟百会曲鬓,以及前顶悬颅等,对某些疾病都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有志于针术者,宜深究其理。

关联词条:

  • # 胁痛
  • # 偏头痛
  • # 透穴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黄宗勗,摘自《南方医话》,由四君收集编校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