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孙桂芝应用虫类药治疗肿瘤经验

求道

浏览:838

时间:2022-06-24

中医所说的虫类药不仅仅是我们所认知的“虫子”,包括了所有的动物药,因为古人将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动物都称之为“虫”,东汉时期的书籍《大戴礼记》中提到:“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可见得,在古代虫类药即是动物类药的总称。

  临床运用中,又可以根据功效分为以补益为主的虫类药及以攻伐为主的虫类药两大类。

  以补益为主的虫类药

  如孙桂芝教授常用的鳖甲、龟板、桑螵蛸鹿角霜等,多有补肝益肾之效。肿瘤乃正虚邪实之病,邪毒内盛日久,耗伤肝肾精血,而此类血肉有情之品与人体有形之精血有“声气相应”之功,填精生髓、生精养血的作用,多是草木类药物所不能及的。

  鳖甲与龟板为孙教授常用药对,适用于各种肿瘤,尤其对肝癌肺癌用得更多。两者均有软坚散结、滋补肝肾的作用,其中鳖甲偏于入肝,清退虚热、软坚散结之力较强;龟板偏于入肾,滋阴补肾、扶正强壮之效更优。两者合用,起到扶正与祛邪的双重作用。

  以攻伐为主的虫类药

  孙桂芝教授常用全蝎蜈蚣僵蚕蜂房蝼蛄地龙、鼠妇等,虫多为穴居动物,具有擅走攻窜的特性,入药亦取其性,这类药多有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等的功效。其中如全蝎蜈蚣的配伍,是孙教授临床常用药对,尤其在对脑瘤的治疗,运用颇具心得。全蝎蜈蚣皆有毒性,针对癌毒便是取其“以毒攻毒”之意。两药均具有祛风定痉、通络散结、解毒开瘀之功。全蝎以息风除湿通络之效为著;蜈蚣以定搐解毒散结之力更强,两者相伍,互增疗效。因攻伐类药的药性峻猛,故临床运用较有争议。孙桂芝教授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坚持认为肿瘤常为病邪久伏于络,经络不通凝结为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肿块随之而成,虫类药则对此具有独特的治疗功效,其与人“声气相应”之性、通络祛瘀化痰之功,再配合解毒抗癌之药,可让疗效加倍。

  孙桂芝教授还建议临床使用虫类药应保持谨慎的态度,选取正规炮制的药材,并辨证使用、配伍适宜、剂量得当。(王逊 孙桂芝肿瘤研究所)

关联词条:

  • # 肝癌
  • # 肺癌
  • # 孙桂芝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转自“中国中医药网”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