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益母草调膏外敷治疗疮疡肿毒

四君人参

浏览:1019

时间:2022-02-21

益母草为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之要药,配伍内服或外用治疗月经不调、水肿尿少、疮疡肿毒,临床应用较广。益黄膏是我院已故老中医翟玉华家传验方,由益母草大黄黄柏姜黄白芷苍术组成,使用至今已有近40年历史,临床用它来治疗痈、疽、疔、疖、丹毒痄腮等效果尤佳。现介绍如下。


益黄膏组方及制作:益母草大黄黄柏姜黄白芷苍术。以上诸药按10:1:1:1:1:0.5比例配制。均研末备用。新鲜益母草宜洗净捣烂使用。将益母草加水煮沸后,文火再煎2小时左右成糊状,待其冷却后加入其它药物混匀搅拌成膏状即可。


治疗方法:患处常规消毒后.将调好的益黄膏直接均匀涂抹于上,厚度为0.3~0.5cm。敷药范围略大于疮面,用消毒敷料覆盖并包扎,每日换药1次。


如治臧某某,男,29岁。1997年8月25日就诊。1周前右眉处有一米粒大小脓点。自行挤压出脓。翌日。右上眼睑处掀红肿胀,疼痛加剧,伴见头晕乏力,畏寒发热,便干溲赤。刻诊:体温38.6 C,血白细胞12.3×109/L,中性0.78。舌质红、苔微黄,脉滑数。诊为“眉棱疔”。遂给予益黄膏敷于患处,3天后局部脓溃,疼痛大减,肿胀明显消退,体温降至37.5 C。继用3天后,患处肿痛全消,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7.2×109/L,中性0.64,病已告愈。


又治夏某某,女.41岁。1991年10月13日就诊。近4天来右小腿前突然红肿热痛,伴有身热恶寒。曾就诊于某院.给予青霉素肌注,症情未见好转。刻诊:体温37.9 C,右小腿胫前肌肤光亮,红赤如丹,灼热触痛,右腹股沟淋巴结压痛明显。血白细胞14.1×109/L,中性0.80。舌红苔黄,脉弦数。诊为“右下肢丹毒”。按以上治疗方法外敷益黄膏2次,患肢肿痛减,身热渐退,连续用药1周,诸症悉除。


益母草《本草纲目》谓其能解毒,“治肿毒疮疡”。《新修本草》则称其能主“诸杂毒肿,丹游等肿”,并有“捣茺蔚茎敷疔肿,使疔肿毒内消”的记载。益黄膏中以益母草为主药,加入大黄黄柏等,使其具有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双重功效。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益母草作用于机体后可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和血流量,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达到行血消肿的目的。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朱晨,摘自《医药经济报》,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