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Bì Chénɡ Qié

别名

澄茄(徐表《南州记》),毗陵茄子(《开宝本草》),毕澄茄(《纲目》),毕茄(《本草求真》)。

来源及植物形态

荜澄茄,始载于《海药本草》,原名澄茄,《开宝本草》称荜澄茄。为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广西、浙江、福建、 四川、湖南等地。多为野生。



山鸡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拣去杂质,摘去果柄,洗净,晒干。


雷公炮炙论》:"凡使荜澄茄,采得后,去柄及皱皮了,用酒浸蒸,从巳至酉出,细杵任用。"

性味归经

性味:辛,温。

①《海药本草》:"味辛苦,微温,无毒。"

②《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③《本草撮要》:"味辛,大热,有毒。"


归经:入脾、肾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肾二经。"

②《得配本草》:"入足太阳经气分。"

③《要药分剂》:"入脾、胃、肾、膀胱四经。"

功能主治

温暖脾肾,健胃消食。治食积气胀,脘腹冷痛,反胃呕吐肠鸣泄泻,痢疾,痰癖。


荜澄茄能温中,止痛,消食,治疗脾胃受寒,脘腹冷痛,呃逆呕吐食欲不振等。单用或配伍其他温中和胃之品。《济生方•五脏门》荜澄茄丸,治脾胃虚弱,胸膈不快,不进饮食,即用荜澄茄为末,与姜汁、神曲为丸服。再如胃寒呃逆反胃呕吐,可与高良姜白豆蔻配伍;寒疝腹痛,可与吴茱萸香附配伍。本品研末外涂可止牙痛


此外,荜澄茄又能温肾、祛膀胱冷气,可用于下焦虚寒,膀胱气化不利之小便不利及寒湿所致小便混浊。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擦牙或搐鼻。


注意:《本经逢原》:阴虚血分有热,发热咳嗽禁用。

各家论述

1.《海药本草》:"主心腹卒痛,霍乱吐泻,痰癖冷气。"


2.《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并肾气膀胱冷。"


3.《开宝本草》:"主下气消食,皮肤风,心腹间气胀,令人能食。"


4.《滇南本草》:"泡酒吃,治面寒疼痛,暖腰膝,壮阳道,治阳痿。"


5.《纲目》:"暖脾胃,止呕吐哕逆。"


6.《本草述钩元》:"毕澄茄,疗肾气膀胱冷,少类于蜀椒;治阴逆下气塞,少类于吴萸,以温为补,洵属外伤于寒及内虚为寒之对药。至于温益脾胃,令人能食,其本在暖补肾与膀胱之气也。"


7.《本草撮要》:"毕澄茄,功专治膀胱冷气,得白豆蔻治噎食不纳,得高良姜治寒呃,得薄荷荆芥鼻塞不通,得毕拨为末擦牙,治齿浮热痛,若蜈蚣咬伤,毕澄茄研末调敷。"


8.《本草求原》:"治反胃吐黑绿水。"


9.《现代实用中药》:"治淋疾。"

按语备注

荜澄茄的来源,部分本草书籍认为是胡椒科植物荜澄茄的果实,为进口药材,但目前使用的多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果实。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