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骧云和“栀子豉汤”(姜宏军)
【原方组成】
栀子9g,豆豉4g。
本方出自《伤寒论》,主治发汗吐下后,余热郁于胸膈,身热懊憹,虚烦不得眠,胸脘痞闷,按之软而不痛,嘈杂似饥,但不欲食,舌质红,苔微黄,脉数。
【张骧云经验】
本方是张氏应用极多的一张方剂,栀子常用4.5g,豆豉常用9g,虽只有两味药,但先生运用的却出神入化。用以治伤寒表证未罢,上焦膈中有热,相当于邪热过卫入气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张氏不主张骤用或早用阴柔寒滞的方药,认为豆豉的透达解表仍不可少,栀子的轻清泄膈热在所必需,俾能表里双解。
在本方基础上加减,张氏还常用两方:
其一,葱豉汤。
由葱白和豆豉组成。二药结合微辛微温,发汗不伤阴,无凉遏的顾虑,伤寒初起,邪在卫分者,用之最为合度,即新感引动伏气的证候,也可促伏邪由里出表,获得从速透达的机会。如邪在卫分者,南方多湿而无北地的寒邪阴凝,故卫分之邪偏于寒的,不必赖麻、桂的辛温,辛温反助邪热;偏于温的也不宜桑菊、银翘的辛凉,辛凉恐遏邪湿。此时,惟葱豉的微辛微湿,恰到好处。
其二,加减黑膏方。
淡豆豉9g,黑山栀4.5g,鲜生地15g,鲜石斛9g,朱连翘9g,陈胆星4.5g,天竺黄9g,朱茯苓9g,石菖蒲9g,钩藤9g。
治邪热已入营分或血分,劫烁真阴,神昏谵语,肝风煽动的疾患,妙在育阴而不滞邪,透邪而不伤正。无汗取豆豉,有汗取豆卷,热盛取生地,津伤取石斛;邪热内炽,劫夺津液,并取生地、石斛。
【发挥】
治外感热病,可参考张氏经验。
本方原方是治疗无形邪热郁于胸膈而致之胸脘窒闷,烦扰不安的有效方剂,而现今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失眠等病症,很多都有“无形郁热”的表现,故可斟酌使用。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