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曾宪进:疏肝和胃法治疗吐酸病案

求道

浏览:389

时间:2024-09-23

曾某,女,时年48岁,于2021年09月08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间断烧心反酸,每因情志刺激加重,近1个月胃脘部堵闷胀满嗳气频作,反酸加重明显。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既往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史5年。

  【首诊证候

  症见:患者间断烧心反酸,每因情志刺激加重,伴见胃脘部堵闷胀满嗳气频作,稍有口干,纳少,寐欠安,心烦,大便不爽,小便调。

  查体: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

  既往史:既往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史5年。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中医诊断:吐酸病(肝气郁结,胃失和降)。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减:香附20g,郁金12g,合欢花10g,蒲公英20g,石菖蒲20g,佛手15g,黄芩6g,青皮12g,柴胡12g,枳实15g,吴茱萸10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早晚饭后2小时温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21年09月15日

  患者烧心反酸明显减轻,无胃胀,纳可。

  守上方7剂,每日1剂,煎服法同前。

  【按语】

  烧心是指胸骨和剑突下的烧灼感。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均可出现烧心的症状,如食管炎、贲门炎、十二指肠炎、溃疡病、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等。中医学对本证的论述较少。烧心一症多与其他胃部症状同时出现,如胃痛嗳气、纳呆、痞满等,主要由于炎症或化学刺激作用于消化道黏膜而引起。因此,烧心的治疗应与其他症状互参,辨证施治,切不可滥用制酸之品。

  本案患者考虑肝气郁结,胃失和降为其主病机,给予柴胡黄芩枳实香附白芍等疏肝理气,以柴胡疏肝散为方底,其中柴胡黄芩小柴胡汤之义,配以青皮理气和胃、豁浊气以复升降。《神农本草经》云柴胡“味苦,平,主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可见柴胡味辛能散,苦能降,功在通阳解郁和胃。黄芩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二药配伍,一可疏调胃肠道的气滞,二能清泄内蕴之湿热

 (本案编写:梁燕科)

关联词条:

  • # 吞酸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来源:清远市妇幼保健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